天天看点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天竺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的一个民族县,在天竺县博物馆被誉为"镇馆瑰宝"的重要文物——铜牦牛。据说,这铜牦牛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嫁妆,是"圣物"。同时,这种铜牦牛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专属文物,它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在大型动物青铜器领域的空白。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那么,这头铜牦牛是怎么来到天竺县博物馆的呢?牦牛返回博物馆的过程有点曲折。1972年,天竺县哈溪镇峡谷闸生产队在建造育种场时不小心挖出了铜牛。后来,铜牛被作为废铜送到废旧采购站,收购站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它是文物,拒绝购买。1979年,在公社仓库工作了七年后,它再次被卖到废料购买站,并送到火车站的废料仓库,准备送回炼油厂进行再精炼。文教局副局长听到这个消息,及时赶到制止,一件国宝幸免于难。

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竺县、河西镇友军大队峡湾闸生产队兴建养殖场,生产队员纷纷前来帮忙。制作队员在挖地基的时候,一个队员不小心切出了一个硬物,他剪掉了硬物,发现是一块铜片,然后他切了几根镐,然后切出几块铜片。制作组组长听到要挖东西,走过去看看,然后告诉大家要小心,下面可能有"宝藏"。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于是制作团队开始仔细挖掘下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过多久就挖出了一头铜牦牛和两匹铜马。两匹铜马,由于腐蚀严重,加上挖掘过程中外力的影响,已经碎裂,只留下一堆破碎的铜片,铜牦牛完好无损。大家围着铜牦牛说话,都赞不绝口这牦牛做的太喜欢了。

铜牦牛和马挖出来后,生产队长先把它们送到生产队的仓库。一周后,生产组长觉得仓库里的这些东西没用,安排了团队送他去废料采购站,想卖点钱。于是两个村民上了马车,把铜牛和两匹铜马的碎片一起拉到了废品站。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垃圾采集站工作人员对文物鉴定有一定的了解,他看到铜牛,坚持说是文物,拒不买,并要求他们向公社领导询问,拿公社的介绍信来接收。于是两个村民把铜牛拉回了生产队伍。后来,生产队长问公社领导,公社领导看到铜牛后还以为铜牛确实像是文物,于是就把铜牛送到了公社的仓库。于是,这头铜牛走进了公社的仓库,在里面站了七年。

1979年,公社工作人员在整理仓库时发现了铜牛。于是新公社领导拿出了一封介绍信,让公社仓库经理这头铜牛连同其他一些废铜铁一起送到废铁收购。这一次,废料站的工作人员看到了公社的介绍信,他们买了铜牛。不过,他还是觉得铜牛是珍贵的文物,炼厂回到炉子里有点可惜。于是,他委托该人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天竺县文化教育局副局长,比较有见识。就在他得到消息的几天后,他冲向废料站。但当他到达废料购买站时,铜牛已经和其他废铁一起被带到了车站的废料仓库,准备交付。幸好知及时赶到,铜牛从废料银行搬了出来,一位国宝逃过了重炼的厄运,回到了熔炉。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我们来看看这只从废料站救出的铜牦牛:它高0.61米,长1.2米,长0.42米,重75公斤,由青铜制成。这种铜牦牛的铸造完全符合真牦牛的体形外观,牛头、牛脚、脖子、腹部、背部、尾巴等部位的曲线自然美,强壮而有力。整个牦牛造型别致、生动、栩栩如生,是一件美丽的文物,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出土的大型铜牦牛,填补了游牧民族在大型动物青铜文物中的空白。

那么,这牦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众所周知,藏人和牦牛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牦牛是藏族的图腾。这种铜牦牛的原型是西藏独有的白牦牛形状,说明铜牦牛是专门为藏人建造的。自古以来,藏人就生活在寒冷缺氧的高原上,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许多动物难以生存,而牦牛可以生活在海拔3公里以上的高原地区,说明牦牛是神赐给藏人的。牦牛不仅为藏人提供了优质的生存食粮,也是藏人生活的精神,所以牦牛自古以来就是藏人的精神图腾。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在研究了铜牦牛的铸造工艺后,专家认为铜牦牛是在元代铸造的。然而,一些专家质疑铜牦牛是否是当地图班部落用来祭祀神灵的祈祷神殿。吐薦族在藏族地区最受欢迎的时期是唐代,专家认为,这颗铜牦牛可能是文成公主在进藏之前想带进藏的圣物,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就留在了天竺。

为了找出这铜牦牛的真正起源,博物馆派专家到友军大队峡湾门制作队发现了第二次发掘的铜牦牛。然而,第二次挖掘没有发现任何东西。最终证实,这头铜牛只是一个文物地窖,再也无法证实是谁藏在那里的。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天竺出土的铜牦牛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虽然还没有解开其起源之谜,但见过这种铜牦牛的人,不仅靠其精湛的铸造技艺,生动的身影。从这铜牦牛身上,我们可以触动祖先的脉搏,感受古人精湛的制作技艺。同时,这铜牦牛也实现了祖先的毅力。

天珠铜牦牛,国宝在废料堆中回收,填补了中国游牧文物的空白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文物,使我们的中华文明得以火光传播,点对点,发扬光大,走向辉煌。后来,这颗铜牦牛被评定为民族文物,并多次作为我国国宝到国外展出,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目前,这棵铜牦牛收藏在甘肃省天竺县博物馆,是博物馆的"镇馆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