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行者》剧照
所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很多企业都会遇到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对企业的发展不利。很多人会认为是因为职位和薪水没给到位,从而造成了人才流失。其实,人才流失的本质原因并不是职位和薪水,很多人会放弃所谓的高官厚禄而离开。
电视剧《前行者》中,唐贤平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才,从一个上海警察局处长,升为副局长,乃至最后高升到南京总部,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唐贤平却辞去南京的高官,只身折回上海,其中另有深意。
唐贤平为何放弃南京的高官?他折回上海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拆解其中的秘密。
建议先关注@林艾米,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优秀的领导者,会吸引各路人才追随,有开疆扩土的勇士,也有运筹帷幄的谋士。但一个差劲的领导者,哪怕给予高官厚禄也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无能的管理者会让人才寒心,会让人才失去工作的动力,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唐贤平的义父余独醒是汪派人士,多年来一直为汪派势力奔走效力。后来汪派失势,为了撇清关系,直接派余独醒到上海前线送死。余独醒为了保命,投靠了日方,围剿复兴社作为投名状。
唐贤平虽然从自己的义父余独醒手中逃脱,但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余独醒曾经为汪派势力的扩张做了很多工作,但现在却被汪派当成了弃子。
唐贤平发现南京总部各派系内部斗争厉害,高官们只为自己争名夺利,全然不顾大局,甚至会牺牲曾经为其效力的人,这种作风令人寒心。
唐贤平认为这样的领导层不值得追随,万一哪天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了,也会被一脚踢开。所以,当唐贤平高升到南京总部时,他一反常态地辞去南京安稳的职位,反而折回到危险重重的上海。
优秀的人才都有自己的职业梦想,都有一股为美好未来努力奋斗的热情。优秀的人才不会只看中眼前的蝇头小利,他们更看重能施展自身才华的平台,这样才对实现梦想有帮助。如果所在的平台看不到未来,没有前途,优秀的人才就会选择离开。
唐贤平在多年前参加北伐,可见他是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想要做一些实事,这也是他会跟随他的老师加入复兴社的原因。而且,当时唐贤平以为马天目变成了一个只爱赚钱的洋行经理,特地说服马天目加入复兴社,想再次激发马天目的爱国热情。
唐贤平看到南京总部各派结党营私,比起抗日,高官们更关注自己的私人利益。唐贤平感觉那样对大局是不利的,是没有未来的,他不想在南京总部安稳度日,他想为抗日做一些真正的实事。
所以,唐贤平辞去南京的职位,折回日渐沦陷的上海。要想在上海深入抗日工作,需要有一个名头,由于之前唐贤平一直是复兴社的站长,所以他继续回到复兴社。
但是,此时的唐贤平并不是以前的唐贤平了,他只是借着复兴社站长的身份做掩护,他将要完成更重要的任务。
优秀的人才都是有自己主心骨的,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的,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实现。
唐贤平看着眼前的形势,逐渐对南京方面的工作作风失去信心,他固然有满腔的热情,也很难开展工作。而复兴社是秘密的特务组织,会切实接触到各派的情报,对于抗日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上自己又是站长,所以到复兴社继续工作是上策。
但是,唐贤平这次并不是要为复兴社卖命,而是要借着复兴社做掩护,为地下组织秘密开展工作,从唐贤平的工作部署中可以看出玄机。
唐贤平一回到复兴社,就指示大家把关注点从刺杀马天目上移开,转而关注《忏悔录》。其中有两层含义:第一,保护马天目的生命安全;第二,辅助马天目获取《忏悔录》。
唐贤平之前和马天目多次交手,唐贤平逐渐认同马天目的选择了,相信地下工作者更具有爱国热情,更能在抗日工作中做出成果,他的心已经靠向地下工作者了。
唐贤平为了《忏悔录》设立了“钉子计划”,从中更可以看出他在暗中协助马天目。唐贤平把复兴社的人分别派往各派潜伏,一方面是获得各方对《忏悔录》的动向,另一方面就是要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可以主控巡捕房这条线,保证《忏悔录》不会落入日方之手。
唐贤平对针对其他派系的任务称为“插钉子”,而对巡捕房的任务称为“拔钉子”,他要拔的钉子就是陈亨礼。因为,开启《忏悔录》密室需要两把钥匙,一把在马天目手里,另一把在陈亨礼手里,只要搞定陈亨礼,就能和马天目联手开启密室的大门了。
唐贤平内心拥有坚定的梦想,他是一位拥有爱国热情的人,他不看重金钱和地位,他更看重能实现他梦想的平台。所以,唐贤平选择离开无法实现自己梦想的南京总部,他弃暗投明,最终成为地下工作者。
在现实职场中,当管理者遇到人才流失的情况时,也要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从客观角度来思考,员工既然选择到公司工作,就已经默认接受了公司给予的职位和薪水,所以大部分员工离职的原因并不是薪水和职位,而是寒心了。
管理者需要深挖员工的内心诉求,了解员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给予员工所需要的,才能真正留住员工的心。
-end-
今日话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看完记得点赞哦。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