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东南亚的ezbuy拥有被市场高度认可的品牌以及稳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兰亭集势的全球获客能力和针对欧美市场的广度也较突出。随着两家公司完成整合,在中国的供应链、仓储和物流系统将产生协同,进而有力促进新兴市场战略的实施

《投资时报》记者 苏慧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11月5日于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全球呈现出一个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并主动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市场。而大大小小的跨境电商,无论从事进口贸易抑或出口贸易,都已做好充足准备。
3天后的11月8日,有着“跨境电商第一股”称号的兰亭集势(litb.n)顺势宣布一项重磅公告。公告显示,其将执行全资收购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全品类购物平台ezbuy holding co., ltd. (下称“ezbuy”)的协议。
该项收购交易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届时,兰亭集势或将任命两名新董事加入公司董事会,以及聘任由公司董事会任命的新首席执行官。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ceo),正是被收购方ezbu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建。
ezbuy作为东南亚最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长期专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b2c、c2c等服务。目前,该平台已为超过300万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巴基斯坦的消费者提供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韩国、马亚西亚和新加坡的优质产品。而兰亭集势则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全球电子商务公司,其98%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用户,主要市场定位于欧洲和北美。目前,该公司可以提供多个种类、共计数十万个独立商品。
“虽然成立时间短,但ezbuy有非常多的成功经验再加上兰亭集势的诸多优势,未来这一整合平台依然还有很大机会。”谈及兰亭集势与ezbuy各自的优势,何建颇为自信,“从出口方向来说,未来五至十年跨境电商的发展机会依然充足。”
外部环境风起云涌,为何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发起并购?两家业务高度相似的公司又如何避免冲突,实现整合?未来双平台的发展计划将怎样展开?如何通过协调实施新兴市场战略?针对上述疑问,《投资时报》记者近日对兰亭集势新领航人何建进行了专访。
协同效应显著
《投资时报》:兰亭集势与ezbuy此次牵手,最值得关注的要点有哪些?
何建:ezbuy是东南亚领先的跨境电商,在区域内有一定口碑。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新加坡,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有运作。
此次并购的核心要点我觉得有两个。首先兰亭集势和ezbuy的市场刚好错开,兰亭集势的主要市场区域在欧美,而ezbuy主攻区域在东南亚,没有交叉重复,这其实非常难得。其次,双方均为跨境电商,在供应链、仓储、物流等方面的整合也非常直接,在市场投放上也有很大的协同效应。而整个跨境电商链条很长,每一个环节、步骤都能形成整合效应,这是非常吸引人的。
跨境电商从兴起到发展也走过了不少年头,如今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业务更加丰满,也可以争取到更多国家的市场和机会。相信两家公司在一块,能够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
《投资时报》:如今外部环境变化非常剧烈,之所以选择目前的时间点来进行并购整合是出于何种考虑?
何建:对于出口跨境电商业务,我个人坚定看好。其实在我离开原来的行业,陆续在海外参与过一些相关项目后,可以发现中国商品的优势是压倒性的,而这一优势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小。未来五到十年,依然有非常大的机会将中国的高性价比商品推广至海外。
比如像我们现在的纺织服装柔性供应链,一匹布就可以下单。如果想设计一个新的款式,7至15天就可以批量制作,三五十件就可以生产。还有越来越多的创意商品层出不穷,随着中国制造技术的进步,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可以明确看到,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也都是刚需,中国高性价比的商品依然有非常大的市场。
《投资时报》:ezbuy的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
何建:最核心的竞争力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本地化的运营。ezbuy从新加坡起步现在逐步扩张到其他国家,都是靠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摸索出来的,我们的团队会愿意沉下来仔细研究当地市场,用尽量少的市场费用,去扎实的做积累。
第二个,也是我们对外讲得比较少的,ezbuy的履约能力很强。因为跨境电商的链条非常长,中间不仅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产品品类,也涉及到境内境外物流条线,在这一过程中,大到家具,小到首饰,海运、空运、陆运等等,我们的供应链履约的系统能力可以做到最优。怎么样能达到比较强的水平?确实还是受益于多年积累,团队中各种人才将不同场景下产生的问题一一归纳整理解决,从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模板,最后在标准化之后形成一套系统,能够方便给个不同区域的供应链运作以参考。
当然,模板也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是在社会形态相似的区域中,之前的运营经验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稳扎稳打不急于冒进扩张的根本原因所在。
系统成熟之后,后续运作就会相对迅速。比如我们正在扩张的巴基斯坦,可能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可以在供应链的整理和升级上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团队的学习能力很强。无论是兰亭集势还是ezbuy在跨境电商中可以算是学历较高的团队之一。我们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在各个条线上都沉淀出迭代的能力,不管进入到哪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及时跟上变化。
兰亭集势未来可期
《投资时报》:作为公司新任ceo,如何考虑兰亭集势后续的发展?
何建:这个问题我也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兰亭集势发展这么多年,中间起起落落,但它核心的优势还在,一个是其投放能力,也就是平台在全球获客的能力依然具备;另外,兰亭集势起步较早,整个供应链体系沉淀很深,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雨,依然有很多供应商支持;第三,其涉足的市场确实非常广泛,仅一个平台就搭建起可以容纳这么多国家、这么种语言的跨境电商架构,这些都需要一一去配置团队维护建设,难度很大也很了不起。这些长时期的积累其实非常有意义,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优化架构,实现盈利。
回过头来讲,兰亭的优势从某一方面来说可能也是短板。比如,虽然涉足国家众多,但是在某一些市场中收入和成本显然不能匹配,没有规模优势的市场事实上就撑不起这个庞大的架构,自然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此外,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昂,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较好的用户体验,也难以留住客户。所以,对于兰亭集势来说,“收”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关键词。但正是因为有了“收”,规模上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起”。
具体来看,兰亭集势的重点市场依然会放在欧美区域,巴西、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也是重点维护的方向。此外,兰亭集势也会利用其强有效的投放能力,帮助ezbuy在东南亚地区获客,将利润水平再度提升。ezbuy就会帮助兰亭集势在一些重点维护的国家将用户体验做好,流程梳理通顺,盈利指日可待。
《投资时报》: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市场也从蓝海逐步进入红海,公司将以何种方式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竞争?
何建: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具有竞争关系的平台有两种,一种是当地的电商,这种类型的平台可能会有巨头在背后支持,另外一种就是同样的跨境电商。不过目前来看,这两个类型的“对手”对我们均不构成太大威胁。
与地方电商相比,我们背后有着大批量的中国供应商支撑,可以提供的商品的品类远非地方电商能及。而对于有巨头在背后支持的平台,我们对当地市场下沉程度之深、了解之多,也远非简单堆集资金就能实现。我们希望能够保持住这种优势,并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实现复制。
事实上,跨境电商模式走通了就能够快速实现盈利,而且每个环节都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盈利越多。
《投资时报》:对于兰亭集势目前的股价状况,公司有何应对策略?
何建:股价永远是公司价值的反应,我觉得重点还是尽快让公司价值得到体现。兰亭集势的基础不错,但目前估值偏低,如果能够把公司价值释放出来市场还是会有所反应。
可以看到,公司股东方面奥康和卓尔已经有所动作。特别是兰亭集势大股东卓尔智联亦是领先的跨境商贸平台服务商,专注提供卓越的国内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为兰亭集势带来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