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留作纪念的10盘磁带(1)

无意间发现一个小纸箱,表面落满了灰尘。我像考古工作人员一样,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面的尘土,轻轻地把它打开。一瞬间心里充满期待,万一是一件祖传的宝贝呢。那样的话,也不打算家传了,立马拿到保利去拍卖,弄个千八百万的,一下子就成了土豪。从此以后,每天买俩肘子,我吃一个,狗吃一个,酒足饭饱后,我俩擦擦嘴,就满大街去溜达。也不栓狗绳,万一咬着人了,就给丫打狂犬疫苗,谁让咱有钱呢。

盒子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既不是宋代的书画,也不是明代的青花,而是一堆有些陈旧的录音带,几十盘挤挤插插地簇拥在一起。暂短地失望之后,好奇心迅速占了上风。这些磁带啥时候装在这个盒子里的,在哪儿潜伏了这么久,早已没有印象了。无疑,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西,一不小心就跨了世纪。

我是有恋旧情结的人,虽然这东西已经毫无价值,然并卵,让我立马全部扔掉,显然有点虐心。想了想,只好折中一下,挑出一部分留作纪念吧。我不敢用收藏这个词,那样太隆重了,用收留比较好。与之一起收留的,还有那台双卡录音机,这大概是家里仅存的比较老的物件了。那台录音机是结婚时买的,现在还能用,牌子是“星球”,常州产的;在知名度上,当年似乎仅次于盐城的“燕舞”。该机有自动翻带功能,那时很先进的。

我自诩为无线城市的文艺老炮,而且是资深的,除了舞文弄墨以外,现在又有了新的佐证。这些磁带证明,我年轻时就热爱音乐,而且是个发烧友,可见二十多年前寡人的逼格就很高了。

1、《阿姐鼓》

这盘磁带应该发行于1996年。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我搬家,从住了数年的平房搬进楼房。那个夏秋之际,每天下班吃完晚饭后,我就去新房子打家具。我现在都不敢相信,当年还曾当过木匠。凭借一把刀锯,一个刨子,一把锤子,愣是制作了十件家具,当然都是小件的,鞋柜吊柜杂物柜什么的。后来我还写过一篇随笔叫《我的杰作》,记载了我当时坦胸露背挥汗如雨制作家具的过程。看看,那时的我,是多么滴热爱生活呀。

每天晚上,我一边干活,一边听音乐。一直听的磁带,就是这盘《阿姐鼓》。打开磁带盒,拿出封面,里面掉出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居然是购买磁带的收据,上面写着的购买时间是1996年9月4日。印证了我记忆的准确性。

我喜欢朱哲琴的声音,空灵,飘逸,仿佛来自于云端。后来朱哲琴开演唱会,名字就叫“天唱人间”,真好。这盘磁带的制作者似乎是哥俩,歌词大多是何训友所写,音乐是何训田所作。这三个人加在一起,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朱哲琴当年是最有国际影响的歌星,与同期的流行歌手相比,是天使与灰姑娘的差别。

《阿姐鼓》的曲风带有强烈的西藏元素,听上去奇异而玄妙,在当年来说,那是绝对的天籁之音。朱哲琴的演唱亦有特色,要么低吟浅唱,要么轰然爆发,犹如身边站着一个淑女型的姑娘,忽然间拔刀相向,让人一激灵。这种感觉,特别鼓舞我当木匠的士气。

2、《难忘您》

直白点说,这盘盒带的名字起得相当拙劣,要不是演唱者是林忆莲,我会第一个把它扔掉。看看,一言不合就要扔东西。

这是林忆莲早期的作品,大多比较陌生,现在还在流行的,应该是《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用这首歌做专辑名,也要比《难忘您》强上一百倍。

在港台歌星里,我是较早喜欢林忆莲的。除了歌唱得好,还在于林忆莲属于小巧玲珑型美女,尤其是那双小眼睛,甚是迷人。一般来说,我喜欢小眼睛女生,单眼皮也没关系;小眼睛给人内敛、含蓄,有魅惑力的感觉;那种瞪着一双铃铛般的大眼睛,并且滴溜溜乱转的女生,让人心生疑惑。

林忆莲与李宗盛的结合,使其歌唱艺术达到巅峰状态。《当爱已成往事》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情歌对唱的经典,估计一时半会儿很难被超越——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

似乎是一语成谶,俩人又劳燕分飞了。

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