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留作紀念的10盤錄音帶(1)

無意間發現一個小紙箱,表面落滿了灰塵。我像考古從業人員一樣,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面的塵土,輕輕地把它打開。一瞬間心裡充滿期待,萬一是一件祖傳的寶貝呢。那樣的話,也不打算家傳了,立馬拿到保利去拍賣,弄個千八百萬的,一下子就成了土豪。從此以後,每天買倆肘子,我吃一個,狗吃一個,酒足飯飽後,我倆擦擦嘴,就滿大街去溜達。也不栓狗繩,萬一咬着人了,就給丫打狂犬疫苗,誰讓咱有錢呢。

盒子打開後,映入眼簾的,既不是宋代的書畫,也不是明代的青花,而是一堆有些陳舊的錄音帶,幾十盤擠擠插插地簇擁在一起。暫短地失望之後,好奇心迅速占了上風。這些錄音帶啥時候裝在這個盒子裡的,在哪兒潛伏了這麼久,早已沒有印象了。無疑,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西,一不小心就跨了世紀。

我是有戀舊情結的人,雖然這東西已經毫無價值,然并卵,讓我立馬全部扔掉,顯然有點虐心。想了想,隻好折中一下,挑出一部分留作紀念吧。我不敢用收藏這個詞,那樣太隆重了,用收留比較好。與之一起收留的,還有那台雙卡錄音機,這大概是家裡僅存的比較老的物件了。那台錄音機是結婚時買的,現在還能用,牌子是“星球”,常州産的;在知名度上,當年似乎僅次于鹽城的“燕舞”。該機有自動翻帶功能,那時很先進的。

我自诩為無線城市的文藝老炮,而且是資深的,除了舞文弄墨以外,現在又有了新的佐證。這些錄音帶證明,我年輕時就熱愛音樂,而且是個發燒友,可見二十多年前寡人的逼格就很高了。

1、《阿姐鼓》

這盤錄音帶應該發行于1996年。我記得很清楚,那年我搬家,從住了數年的平房搬進樓房。那個夏秋之際,每天下班吃完晚飯後,我就去新房子打家具。我現在都不敢相信,當年還曾當過木匠。憑借一把刀鋸,一個刨子,一把錘子,愣是制作了十件家具,當然都是小件的,鞋櫃吊櫃雜物櫃什麼的。後來我還寫過一篇随筆叫《我的傑作》,記載了我當時坦胸露背揮汗如雨制作家具的過程。看看,那時的我,是多麼滴熱愛生活呀。

每天晚上,我一邊幹活,一邊聽音樂。一直聽的錄音帶,就是這盤《阿姐鼓》。打開錄音帶盒,拿出封面,裡面掉出一張紙條,打開一看,居然是購買錄音帶的收據,上面寫着的購買時間是1996年9月4日。印證了我記憶的準确性。

我喜歡朱哲琴的聲音,空靈,飄逸,仿佛來自于雲端。後來朱哲琴開演唱會,名字就叫“天唱人間”,真好。這盤錄音帶的制作者似乎是哥倆,歌詞大多是何訓友所寫,音樂是何訓田所作。這三個人加在一起,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朱哲琴當年是最有國際影響的歌星,與同期的流行歌手相比,是天使與灰姑娘的差别。

《阿姐鼓》的曲風帶有強烈的西藏元素,聽上去奇異而玄妙,在當年來說,那是絕對的天籁之音。朱哲琴的演唱亦有特色,要麼低吟淺唱,要麼轟然爆發,猶如身邊站着一個淑女型的姑娘,忽然間拔刀相向,讓人一激靈。這種感覺,特别鼓舞我當木匠的士氣。

2、《難忘您》

直白點說,這盤盒帶的名字起得相當拙劣,要不是演唱者是林憶蓮,我會第一個把它扔掉。看看,一言不合就要扔東西。

這是林憶蓮早期的作品,大多比較陌生,現在還在流行的,應該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用這首歌做專輯名,也要比《難忘您》強上一百倍。

在港台歌星裡,我是較早喜歡林憶蓮的。除了歌唱得好,還在于林憶蓮屬于小巧玲珑型美女,尤其是那雙小眼睛,甚是迷人。一般來說,我喜歡小眼睛女生,單眼皮也沒關系;小眼睛給人内斂、含蓄,有魅惑力的感覺;那種瞪着一雙鈴铛般的大眼睛,并且滴溜溜亂轉的女生,讓人心生疑惑。

林憶蓮與李宗盛的結合,使其歌唱藝術達到巅峰狀态。《當愛已成往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情歌對唱的經典,估計一時半會兒很難被超越——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真的要斷了過去/讓明天好好繼續/你就不要再苦苦追問我的消息。

似乎是一語成谶,倆人又勞燕分飛了。

愛情的小船說翻就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