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验两码、核查信息、引导、劝返车辆……为切实守好永昌南大门,城关镇、县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骊靬高速公路大队、县公安局永昌交通警察大队四部门携手联合、通力协作,层层把关、严防严控,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车,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自10月19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四部门联合成立工作组,设立三道防线,层层把关,运筹帷幄,打通各个环节,在全力保障我县物资畅通的同时,坚决堵住关口,防止疫情输入永昌。
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玉霞:我们会同骊靬高速交警大队、县交警大队、城关镇,在永昌南大门形成了合力,设置了三道防线,同心协力,团结一心,24小时坚守,用我们的合力守好永昌南大门,阻断疫情的传播。
在g30高速匝道口第一道防线处,工作人员重点查看是否有快速通行证、是否是甘c牌照或者是金昌籍司机开外地牌号车回家的,再进行“两码、一报告”的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过境车辆进行劝返;在永昌南高速收费站出口第二道防线处,工作人员针对符合条件的车辆,引导核酸检测超过24小时的驾驶员到永昌县收费口现场采集核酸,在车上等待核酸结果,核酸结果呈阴性后放行;在永昌南高速收费站出口的第三道防线处,工作人员继续严格排查,进行详细的数据登记。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和通行码。”在第二道防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骊靬高速公路大队教导员张永前和县公安局永昌交警大队大队长李伟扎根岗位,对通行车辆严格检查。和他们一样每天在“防线”上轮岗的工作人员还有20多人。
永昌交警大队教导员 张贵山 自从19号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后,永昌交警大队安排警力,每天安排22人左右,主要配合城关镇和卫生防疫部门对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上通过高速收费卡点的车辆和人员再进行仔细地信息核对,核对以后,数据如实地进行登记放行。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悉,在第一道防线,每天过境车辆平均有3000至4000辆。在第二道防线,平均每天车辆有300多辆,针对需要做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既要引导车辆停放,又要防止驾驶员进入城区。同时,工作人员统筹协调对外来运输柴汽油的车辆,实行“两码、一报告”正常通行;针对运输煤、石油、天然气、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的车辆,实行核酸快检快测,检测完成并结果呈阴性后立即放行。对于出现的一些应急工作处理,如在兰州看病,在嘉峪关等地务工的永昌本地群众,工作人员积极调疾控中心统一接至隔离点隔离。
连日来,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陆续进入永昌服务区的货车和人员相对较多。工作人员全天候巡逻,并对车辆和人员严格排查,耐心反复的做好劝导工作。
永昌服务区经理 侯晓丽 我们服务区按照疫情的要求和指南,对所有进入服务区的车辆和人员实行查两码一测温,餐厅严禁堂食,实行打包带走。每隔两小时,对服务区全面进行一次消杀,做好人员防护,做好服务区所有车辆和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记者:张珊 鲁娜琳 宋一平 吴鹏
编辑:兰蕊
责任编辑:金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