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秋霸主(七)——心狠手辣越王勾践越国没有让楚国失望,自从勾践的父亲允常和楚国搭上关系后,就经常趁吴王阖闾伐楚时背刺吴国。吴王阖闾不胜其烦,公元前510年,吴国在伐楚之前决定先攻越国,吴越双方第一次檇(音同醉)李之战,结果是越国战败,吴国占领檇李等地。

作者:墨客杂谈
春秋霸主(七)——心狠手辣越王勾践越国没有让楚国失望,自从勾践的父亲允常和楚国搭上关系后,就经常趁吴王阖闾伐楚时背刺吴国。吴王阖闾不胜其烦,公元前510年,吴国在伐楚之前决定先攻越国,吴越双方第一次檇(音同醉)李之战,结果是越国战败,吴国占领檇李等地。

越王勾践,够狠,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卧没卧薪不清楚,因为史书没有记载,但尝胆确有其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如果说吴国起源于周武王的两个兄长,好歹还与周朝搭上了关系,越国就更不堪了。相传越国的祖先是夏代少康庶子无余,也就是说夏商周近两千年的迭代更替跟越国没有任何关系。这存在感在春秋霸主的时代简直令人感动,倘若不是楚国被吴国削得实在太惨,估计越国还会一直苟在角落里。

晋楚争霸是春秋中期的主旋律,秦国一心经营崤山以西,齐国也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偶尔作为春秋争霸赛参赛选手意思一下。而晋楚两国,从晋文公重耳到楚庄王熊旅,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整个中原地区被打成了一锅粥。

晋国虽然家大业大,但架不住人心不齐,所以从邲之战后就开始找帮手。于是,晋国联吴抗楚。楚国经历了几次内乱,也渐渐力不从心,再加上伍子胥报仇心切,很快就被吴国打得狼奔豕突,连都城都被攻破,不得不迁都。这种情况下,楚国也得赶紧找帮手,秦国虽然愿意帮忙,但毕竟与吴国之间隔着楚国。然后楚国就瞄上了一直在角落里打盹的越国。

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吴国攻入楚国都城,楚国国君和大夫纷纷外逃,关键时刻,秦国出兵,越人袭吴,挽救了楚国。不过,吴国和越国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

公元前496年,允常去世,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趁越国新丧,起兵伐越,吴越双方第二次檇李之战。结果是吴国战败,吴王阖闾脚趾被砍伤,然后就挂了,一代霸主死得极其窝囊。这场败仗不怪吴军不给力,只怪勾践狠得让人心寒。

春秋之际,两军对垒,列阵而战。讲究的是两军对冲,勇武者获得最后胜利。但是勾践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先是派出敢死队冲锋,发现吴军不为所动后,又派出罪囚在阵前排成三列,每个人都把剑架在脖子上,一齐向吴军喊话:两国君王交战,我等触犯军令,不敢逃避刑罚,谨此自裁谢罪!说完,齐刷刷抹脖子,自杀于吴军阵前。

这场景可比二战时日本的“神风攻击队”还渗人。一下子就把吴军给整懵了,打仗虽然也会死人,但是没见过这么干的。越军趁着吴军发愣,呼呼啦啦冲了过去。战争时,一方全体冲锋,一方还在发愣,结果可想而知。吴军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溃败了。(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这样的招数,不是心狠手辣之辈怎么会想得出。墨子就说,勾践训练军队时,为了考验他们的勇猛,故意放火烧船,同时擂鼓命令前进。结果,越军将士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死在火里水里的不计其数。(见《墨子·兼爱下》)

但是战败的吴人并没有气馁。接过阖闾战剑的吴王夫差甚至命令部下站在院子里,只要看到他进出,就大喊一声: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吗?夫差则一定肃然回答:不敢!

吴王夫差很快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兵伐越,为父报仇。大败越军于夫椒(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兵临越国国都会稽城下,越王勾践带着甲士五千人退守会稽山,几乎连招架之功都没有。此时,如果夫差再接再厉,越国可能就亡国了。

然而夫差却选择了放手。他牛皮烘烘地对伍子胥说:如果灭了越国,将来寡人搞军事演习,谁来当观众?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说好的为父报仇,结果为了将来耀武扬威时能有观众,就轻易放掉了罪魁祸首。难道伐越只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吗?

伍子胥是明白人。在夫差与勾践媾和时,伍子胥说越国一定会“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夫差伐齐时,伍子胥又告诫夫差“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可惜夫差听不进去,还赐给伍子胥一柄宝剑让他去死。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尽身死,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越王勾践的确如伍子胥所说,投降吴国后,表面上一直对夫差卑躬屈膝,暗地里却偷偷戳夫差的小人。等熬过了在吴国为臣的日子回国后,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对自己狠的人才是真的狠。

公元前482年,当夫差趾高气扬前往黄池,与晋定公争当盟主时,国内只留下了守国的太子和老弱病残。勾践觉得机会来了,便在夫差背后狠狠插了一刀。六月十一日,越军兵分两路伐吴。二十一日,越人大败吴军,俘虏了吴国太子。二十二日,攻入吴都。(见《左传·哀公十三年》)

这时的夫差,却仍在做他的霸主梦。他甚至一连亲手杀了七个国内前来报信的人,以防吴国兵败的消息泄露。然而在七月六日的盟会上,晋国大夫还是从他的脸色上看出了问题,坚持不肯让步。夫差的霸主梦,成了一枕黄粱。

称霸不成的夫差匆匆回国与勾践议和。勾践觉得此事吞并吴国力不从心,就放过了他。结果,夫差以为越人已经捞回了面子,就应该心满意足。于是,黄池之会后,吴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居然做起了和平梦。这又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骚操作。在越国君臣看来,这可是灭吴的大好机会。越国大夫文种对勾践说:臣不用占卜,就知时机已到。

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伐吴,吴军无以抵挡。公元前475年,越军围困吴国国都姑苏城。如果说当年楚庄王的围宋之役,还只是扬言要在宋都郊外盖房子,那么,越王勾践伐吴,却是真在姑苏城外围筑起了城墙。这下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吴国要灭亡了。晋国的执政赵无恤,甚至把自己的饮食规格降到比死去父亲还低,以表示对一个邦国即将灭亡的哀悼。

勾践整整围了吴都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据说,吴王夫差曾派人向勾践求和。夫差说,当年寡人听从君上您的命令,没敢断越国的祭祀,现在能不能也不要毁了敝国的宗庙和社稷?勾践却冷笑一声回答说:当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如今寡人又岂敢对抗天命?君山如果需要养老,寡人倒是把地方准备好了。心高气傲的夫差只好自杀。

夫差死了,吴国亡了。勾践要杀的,就只有自己人。这一点,范蠡比谁都清楚。于是,范蠡大夫带着传说中的西施逃离了越国。西施,《左传》中没有记载,《管子·小称篇》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一句,却没有提及出生地,小称篇中西施大概率并非后世相传的四大美人之首。也就是说范蠡逃离越国时即便真带有美人,这个美人也不可能是西施。关于西施的故事只不过是后世文人意淫后张冠李戴罢了。

范蠡临走前,给朋友兼同事文种大夫写了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先生快走!可是文种没有走。结果,勾践给文种送去了自己的佩剑,一脸无耻地对文种大夫说:先生教给寡人伐吴之术一共七种,寡人只用了三种就灭亡了吴国,还有四种在先生手里,要不要到先王那里再试试?文种只好自杀。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勾践,除了够狠,还够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