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野钓中,我最怕钓到这种鱼。我们这叫戈牙鱼,鱼鳍的刺非常硬一不小心会刺破手 !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而且这种鱼吃饵方式很猛,会连饵把鱼钩一下都吞到肚子里。往往钓上来之后,都很难摘钩子。就算用摘钩器,有时也难取鱼钩!有好多次钓上这种鱼,我都是直接剪断子线换钩!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虽然知道这种鱼营养价值很高,但被它刺过几次手后。还真怕它刺!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在网上查了下,这种鱼别名还真不少!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俗称:昂刺鱼,刚针,黄骨聪,昂公鱼,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黄沙古、翁公鱼、戈艾、吱戈艾、黄刺公、疙阿、戈雅鱼、疙阿丁、黄腊丁、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三枪鱼、黄刺骨、黄牙鲠、王牙、黄嘎牙,刺疙疤鱼,刺黄股,黄鲛,汪丫鱼,毛泥鳅,黄骨头,弯丫等黄腊丁,央丝。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又称“黄腊丁”、“嗄牙子”、“触丝”,古称“黄颊鱼”等。淡水鱼。 黄颡鱼外形具有科鱼类的典型特征,体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中等大,宽圆,头骨粗糙,枕骨脊裸露;吻钝圆,口裂大,下位;上下颌及腭骨上具绒毛状细齿,触须长、短各两对,体无鳞,表面有粘液;背鳍短,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黄颡鱼是鲍科鱼类分布最广的一种,我国南北各大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库中均有一定资源,为常见鱼类,野生黄颡鱼除西南和西北地区较为少见外,几乎遍布各地水域。黄颡鱼为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河道缓流和湖泊、水库等静水的淤泥水域或水草丛生的腐殖质底层,常群聚于坑洼处,怕光,白天晴朗时不活动,傍晚和夜间非常活跃,常出没于近岸线水域。黄颡鱼适应能力非常强,不仅耐低氧,而且耐污染,对水温的变化宽度强于一般鱼类。黄颡鱼的食性广,主要摄食小鱼、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甲,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钓取黄颡鱼,不论诱饵和钓饵都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用手竿钓效果最好。诱饵用粮食类撒饵,能诱集小鱼、小虾聚食,会招引黄颡鱼前来捕食窝子里聚集的鱼、虾。如果在粮食类诱饵中添加一些煮熟剁烂的禽畜类内脏或蚌、螺、蚬的碎肉,效果会更好。钓黄颡鱼的钓饵以虾为上品,其次是蚯蚓,南方的一些善钓者用孑孓,效果也很好。钓黄颡鱼要选用钩尖锋锐的鲫鱼钩,提鱼动作要快,技术要娴熟,千万不能脱钩跑鱼。如果鱼脱钩,脱钩落水的黄颡鱼的嘎嘎惊叫声,会将附近水中的鱼儿吓得落荒而逃,久久没鱼再来咬钩。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黄颡鱼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鱼类,幼鱼主要食[3]浮游动物和[4]水生昆虫的幼虫,成鱼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黄颡鱼2龄达性成熟。每年5-7月,雄鱼游至沿岸地带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处(水深8-4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转动,掘成一个小小的泥坑,即为产卵的鱼巢。雄鱼筑巢后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鱼到来,在巢里进行产卵受精。产卵活动多在气候由晴朗转变阴雨的夜间进行。雌鱼产过卵后即离巢觅食,只有雄鱼在巢附近守护发育中的卵和仔鱼,直到仔鱼能离巢自由游动时为止(大约7-8天)。

野钓到这种鱼摘钩很麻烦,你们那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方言叫 戈牙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白天栖于湖水底层,夜则浮于水面觅食。 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钓友们是不是也会经常钓到这种鱼呢?你们叫它什么呢?我们这野生的价格在20至30元左右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