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电影图画娱乐周刊》

1939年3月 总第28期

十九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总检阅

今后趋向古装片之途

胡蝶好像曼丽璧克馥

中国电影事业到了现在,已进入制片者和创业者所抱的一个远大的目标中,就是去制作一种影片在艺术的观点上可和欧美出品相等,而最后大概将走入古装片之途。这种影片,故事是以中国的历史传奇为根据,照现在看来,这远大目标一定可达到。

虽然各式样的影片,自粗浅的打架,胡闹的喜剧,像原初好莱坞麦克桑纳脱影片公司所摄制的,而到很复杂的传奇剧,中国影片公司都曾摄制过。

但由于经验的启示,使人知道根据中国古典上的传奇所摄的影片,是为中国一般观众所欢迎,而又是适于中国演员和导演的特殊天才。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美人计》应为

联华前身大中华百合所制

有五部影片,由一般人所承认的大公司摄制的,在中国的声片艺术上已获得最高成功,就都是历史片。

第一部是现已停业的联华公司1930年所摄的《美人计》,那时该公司费十万元的成本。在中国已是一部成本最高的出品。故事是采取三国时代的传奇。

其他四部,便是现在美国公映的《貂蝉》,由顾兰君和金山主演,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由一芳龄二十的广东姑娘陈云裳主演。《武则天》,故事根据唐代一个有名的女皇帝,由顾兰君主演。《楚霸王》,由名伶金素琴主演。就一般中国人的批评,这几部都是杰出的作品。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顾兰君《貂蝉》

成本超过二万五千元一般的中国影片,每部摄制成本,普通只有二万五千元左右。

而以上诸片则不然。

《木兰从军》的故事,是深入中国人的心理。而且为了编在梅兰芳的剧目之中,所以外国人也知道这故事。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陈云裳《木兰从军》

《武则天》一片,为的布景最伟大,服装奇特,著名布景师方沛霖担任导演,同时布景和服装,都由他就考据所得,从事设计——这个志愿,他期待已久,现在得以实行了。

《楚霸王》,另一部历史片,是艺华公司的伟大出品,可以代表该公司在中国的声片中占有相当地位,最近才公映,轰动了不少中国观众,为的对这历史上的争夺的军人,很是感到兴趣。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楚霸王》

中国初期电影的不振默片在中国,最早在1920年摄成,商务印书馆原始也摄制影片,最初目的重在提高观众的教育,而娱乐性质却含得很少。一般从事影业的人,都是爱国志士,而在海外,特别是美国留学过的,他们都以电影为扫除文盲的一种新的媒介物。

然而教育家只是教育家,不是娱乐专家,而由于好莱坞制片者使中国人对卓别麟是这样的欢迎,中国的制片者有许多开始从事影业时,非常热心,后来为了资本不足,经验缺乏,便几乎停顿了,到1924年情形才比较好些。

一九三二年开始进步明星公司是中国第一个组建健全的拍摄默片的公司,而胡蝶是中国第一颗影星,正像曼丽璧克馥,近来不大有作品,像是要退隐的样子。但一般影迷,在脑幕中还是能想象到胡蝶,像好莱坞在1929年声片获得惊人成功一样的。

有一个时期,中国电影事业迭遭挫折,一方面是若干旧有的影片公司停业,而另一方面却使新的公司新的人才在产生。然后中国影片在观众的生活上,已是非常重要,不容停止。而新兴的影片公司,不惜耗费巨资,向欧美购置各种设备,看准了市场上需要怎样的一种出品。而自1932年开始,新的方法设施之下,便有了惊人的进步。

把胡蝶比做曼丽璧克馥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声片已打破方言难题各种不同的语言,立刻成了摄制声片上的一个问题,然后结果,没有最初所想象的那样困难。中国声片,只有两种不同的对白,便是国语和粤语,已是很够。现在粤语声片,只有在香港才摄制,至于京音或国语声片,是完全在上海摄制的。

传奇与悲剧最受欢迎经过了相当时期,从经验上,知道笑剧在中国的舞台上,虽有其地位,在银幕上却没有像美国那样重要。

传奇剧以喜剧为结果,和好莱坞的经验直接比较起来,却没有以悲剧结束的来得受人欢迎,在这个过程之中,由于若干社会性的半教育性的出品上所得到的经验,社会剧的用现代的布景,使观众看到所谓特权阶级生活是怎样的放荡,是会受到观众的欢迎的。

这种影片的需要,是一种新的中国舞台趋向,而永不会消灭的。《少奶奶的扇子》一片,根据英作家王尔德原著,编成剧本,目前正在中国片第一轮影院中公映。这影院由袁美云主演,剧情完全与原著相符。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少奶奶的扇子》

有过一时,影片公司曾摄制过直接教育大众含有政治意味的影片,国民政府检查之后公映的。过去一年中,在上海这孤岛上,这种影片当然不能再映。

关于这点,可使我们想起1935年自杀的粤籍女明星阮玲玉。她最后主演的一部影片,就是这种式样,这影片表现出一个在上海工厂里做工的少女,生活是怎样的艰苦。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三个摩登女性》

并非阮玲玉最后作品

阮玲玉自杀惊人轰动中国影片的具有惊人力量,阮玲玉自杀的惨剧发生时,获得一个从来不曾有过的显著证据。

阮女士惨死之后,一连几个星期,中国报纸上刊载了不少关于她的生活和故事,关于她的小史和殡仪的小册子,出版之后,销去了百万以上。

中国观众也崇拜明星

中国人正和外国人一样,大家地有爱好明星和导演之癖。

女明星好像比男星和导演更有号召观众的力量,胡蝶在电影界维持她主角的地位虽有十年之久,但一般明星,银幕生活大概比较还浅。

目前有一位成名的女星路明,她所主演的《女人》一片,正在公映之中,她对于狄安娜宝萍敬恭仰慕,她正和宝萍一样,她所有的影片中,都有歌唱而表现同样典型的角色——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路明与《女人》导演陈铿然合影

路女士今年还只十八岁,是一个中学毕业生,她的英语讲得很流利。袁美云是另一个女星,今年二十一岁。还有一位很著名的粤籍女星陈云裳,今年二十岁,是香港一个中学里的毕业生。

男星之中,有名的是滑稽搭档关宏达、韩兰根,又是被人称为“中国的劳莱哈台”。王元龙进北平的高等学校,是著名的威廉鲍惠尔型男星。李英好多影迷称他是“中国影片中的泰罗鲍华”。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瘦猴”韩兰根

女明星并不重视影迷

现在有经验的中国导演,差不多有二十人。内中有一位费穆,他在香港导演粤语影片,他去法国留过学的。

像西方显明是一样,中国明星也接到影迷的信,因为中国明星没有雇佣私人秘书,因此有若干明星,比别人总是受到良心的驱使有的对所有来信来信逐一答复,有的仅有一部分写回信,但也有的甚至一概不复。

中国影片不大会亏本

在营业方面,中国影片也有许多地方和美国不同,外国片子有时是亏本的,但中国片子竟不大会亏本。

主要原因为的是竞争不十分尖锐,而制片成本比较低,剧本由职业作家编写。一部剧作所得报酬,难得会超过五百元以上。也有由导演自己写,或是和作家合作。

战事之前,全中国专映中国片的电影院,一共有二百七十家,内中上海有四十二家,现在只剩三十家了。里面更包括三家影第一轮国片的,就是金城新光和沪光。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沪光电影院

去年中国内地的电影事业,有好多地方是完全停顿了,但中国影片的在上海制作者,还是能在“满洲国”和华北各地公映。

中国电影租映,大半采用拆帐制度,除非租到内地去。在这些地方,每愿意固定租价,向影片公司租映一部影片,冀可在内地不时的公映,从中取利。

奇爱评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发表在1939年上海孤岛时期《电影娱乐图画周刊》上的一篇翻译文章, 作者就是外国人,姓氏不详,因为时代的原因,本文表述方式包括标点符号与今天略有不同,读来并不够“顺溜”,但出于对历史档案的尊重,葛格照录于此。

翻译发表时,本文前有编辑按语曰:“最近沪上英文大陆报星期刊,载有《十九年来中国电影业总检阅》一文,虽以外人眼光,来讨论中国影业,记载失实,观察错误,在所难免,但全文尚有条理,可以一读。”

作为一篇报道性而非学理性的文章,本文中确实有不少史实上的错误。

比如,阮玲玉的最后一部影片应该是罗明佑导演的《国风》,因为片上还有对阮玲玉去世的致敬辞,但这部影片完全贴合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理念而做,即便有“政治意味”,也完全是配合国民党政策的“主旋律电影”。

至于文中所专门强调的杰出导演费穆,信息也几乎全错,费穆并没有在香港拍粤语片,他也不是在法国留学,只是就读于国内的法文高等学堂。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国风》

但是在这个外国人眼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信息,比如孤岛时期出现了大投资的古装片风潮,悲剧比喜剧在中国更受欢迎,女明星比男明星更具有号召力,阮玲玉之死引发社会大震动等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准确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1930年之前,电影作为主要都市娱乐形式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30年代孤岛时期的国语片创作,是可以在已经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进行放映的;而我们今天非常流行的票房分账和影片买断方式,也早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就已经普遍实现——

以上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完全值得我们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究。

中国电影史学年会在上海展出的

李丽华照片

秘档003:你能想到吗,1939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竟然是这样!

往期秘档001:秘档001:她夏夜般的微笑,是中国电影最珍贵的收获002:秘档002:夏梦在《长城画报》最后的“惊鸿一瞥”推荐 | 欢迎长按尾标二维码,“后浪书城”优惠购买各种电影图书;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葛格在喜马拉雅电台为大家带来的本周影讯语音播报。“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