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亦文亦物,实地寻访,感受古中国之美

古塔苍松
好好的槐树,怎么会变出五种色彩?这事有意思。
在新绛县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龙兴寺中,几乎所有人拍的照片都能看到宝塔的雄姿;而若是你要拍下这古塔的全身像,却必须要站在远远的山门附近台基下才成;在所有的照片中,古塔下的正殿门口,尚存有两棵古槐树。
高空俯视图 两颗古槐
可不敢小觑这两根老树,他们就是闻名山西的“五色古槐”。
这是怎么回事呢?先来看实物。
大家不仅要问:槐树都是绿树叶开白花的,却怎么能呈五色呢?
龙兴寺的鎏金牌匾为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提写,就在进入山门之后,就能发现前方郁郁葱葱,寺内的前院前各有一株奇特的槐树,新绛人称之为“宝树”。
龙兴寺
赵朴初提写的庙门
这宝树的树干、枝叶和寻常人家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据说开花时节却大有个性。
别的地方槐树都是开白花,这两棵树却不同,愣是从花瓣到花蕊,由外而内分为五层颜色,由嫩白到黄绿,由黄绿再到粉红,再到桃红,最后是紫红(绛红色),逐层变色,好不神奇。
千百年来这古树号称“宝树”,每到这槐花开放的时节,无数的外地人慕名前来,争相观睹,非常热闹。
很遗憾,我去的时候正是秋季,想是花刚开完谢掉了,没赶上鉴别一番。
但是,为什么这个庙里的槐树就能变出五色来呢?
据说这古槐树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当时的大国-晋国换了新的国主,为晋灵公。这晋灵公偏偏就是喜欢听信谗言,他崇信佞臣屠岸贾,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坏事。
晋灵公宠信屠岸贾
晋国的相国名叫赵盾,他多次上书陈辞,劝谏君主,不但没有得到听取,反而把晋灵公搞得非常反感,甚至起了找刺客暗杀这个老臣的想法。
屠岸贾手下有个门客名叫居麂是一位大侠,他受命潜入相爷府,要行刺赵盾。
电影《赵氏孤儿》中的刺杀场景
当刺客来到赵家,远远看去:一位老者皓首苍髯,白发如雪,颤颤巍巍的坐在一盏油灯下面正在翻阅书简,看这屋子里面的陈设,简直是简单至极,比普通老百姓家里还不如,那真是到了连小偷儿来了最后都能含着泪走的节奏。
这刺客一看:敢情跟东家交代的不一致,这资料对不上号啊?
但是,今天不杀,就是不忠义,对不起东家的托付,失信于人在当时真是要命事;可是下手吧,朝廷失去了一位国之栋梁,那是不义,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别无他法,只能丢下钢刀,一头撞死在庭前的大槐树上,以死明志;而这棵槐树,也从此开出了五色花朵,祭奠这位义士的忠灵。
以上的故事,放在今天来说,从史实上就有很多考证不通的地方;
但是,今天咱们不是追求它的真实性,而是要借物喻人,以此来说明山西人的忠义和耿直。
要讲传说,唐朝碧落碑上李阳冰怒砸石碑的故事似乎更有板有眼,甚至连典籍都堂而皇之的记录在案。
李阳冰是唐代的书法大家,碧落碑落成之后,据传闻那真是鬼斧神工,搞得他心痒难耐,立马就想插翅到绛州来看个清楚。
李阳冰在厦门留下的篆书作品
但是,他毕竟是当涂县令,无法分身;就这么挨着,一直挨到了第二年秋天,他升职了,借着上任的好机会,他马不停蹄的就来到了绛州龙兴寺。
当李阳冰亲眼看到碧落碑时,已经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篆书真是鬼斧神工,笔走龙蛇,用法圆润,一派风流,点点滴滴都流露出书法的精髓根本,简直让人羡慕死了!
李阳冰一连几天在碑前临摹,晚上躺下休息了也还在琢磨书法构造,一连几天不忍离去。
但是,时间不等人,即使再不舍得也只能离开了。
李阳冰资料图
李阳冰回去之后,一连十三年,发奋图强,苦练书法,就是为了再现碧落碑上的篆书神韵,可是过了这十数年,当他再回来绛州此碑前比对时,愣是发现自己的法书还真是不及碑中的数分之一,更别说要强压一头。
一怒之下,他举起家伙就朝石碑上砸了过去,碧落碑上也因此被砸掉了一块,还留下了三条缝隙……
现存的断碑痕迹
至于这石碑到底是李阳冰所砸,还是宋元战乱时兵祸所为,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咱们也不下结论,各位自行查访。
(作者系旅游报记者/山西高级导游韩静)
说一说你家乡有哪些稀奇的古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