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员伍子胥,本是楚国人。
父兄遭谗害,平王诛其身。
子胥逃楚国,以后报仇恨。
其时吴新兴,东南与楚抗。
伍员欲投吴,借吴复家仇。
被阻韶关前,忧愁难向前。
一夜须发白,貌变过韶关。
身病无盘缠,乞讨到吴边。
入吴偶然机,结识公子光。
姬光赏其智,留其亲信存。
姬光怀大志,自立吴王尊。
子胥举专诸,鱼肠刺王僚。
姬光即吴王,是为阖闾名。
重用伍子胥,助君理安民。
伍员荐孙武,强国兴吴军。
至此吴国治,国势日强盛。
平王病离世,伍员放声哭。
非为故国意,永失面复仇。
吴国大攻楚,伍员孙武行。
吴军分三部,轮番击楚军。
彼出则已归,彼归则已出。
待楚军疲敝,再行大进攻。
袭楚六年久,一朝捣楚腹。
五战五全胜,直入楚郢都。
寻到平王墓,掘坟挖尸骨。
鞭王三百鞭,直至尸粉无。
伍员历艰辛,终得家仇报。
吴王攻越亡,夫差即吴王。
子胥为相国,助吴大败越。
越王求议和,吴王欲应允。
子胥复仇者,最解复仇思。
建王吞并越,以使后患绝。
王不纳其言,留越存其国。
子胥忧国患,屡屡与王辩。
又遭恶人陷,终与王离间。
王怒赐自尽,抉眼挂城峦。
越王忍辱负,卧薪尝苦胆。
积蓄越国力,迁美乱吴国。
待吴国力虚,突起灭吴都。
吴王陷绝境,悔拒子胥言。
最终亦自尽,吴国亦灭然。
子胥忠其君,天下以为臣。
孝已爱其亲,天下以为子。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