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作者:懒猫的电影院

丧偶退休老者怀着期待、兴奋与不安,离开安逸的家,乘火车、长途大巴,去探望阔别已久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细节里,他发现孩子们过得并不快乐美好,而经历一连串失落后,老人孤独的返回故乡。

这个故事共拍过三部电影,分别是1990年意大利版《stanno tutti bene》(译名:《天伦之旅》)、2009年罗伯特-德尼罗、德鲁-巴里摩尔等主演的《everybody's fine》(译名还是《天伦之旅》)、2016年张国立姚晨陈赫窦骁等主演的《一切都好》。我还没看过原版,在这个父亲节,干脆就来说说中美两个版本。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这是个一不小心就会拍成“常回家看看”公益广告的题材。故事的一开始,都是老人悉心做饭准备迎接孩子们回家聚餐,结果儿女们纷纷爽约。老人决定“你们不来看我,那我就走出家门看望你们”,独自踏上探亲之旅。

由于都是翻拍,《天伦之旅》与《一切都好》的故事架构,人物设置基本一致:4个子女中,大女儿生活富足但婚姻名存实亡,小女儿是同性恋却对家里假装单身;小儿子是花样作死的艺术家,区别在于美版的小儿子是吸毒身亡的画家,中国版是去西藏旅途中大难不死的摄影师;至于大儿子,美版里是一个事业平庸的乐手,中国版是卖房创业的鸡血男,而首付款还是父亲辛苦攒下来的。(上图:美版大儿子罗伯特 下图:中国版大儿子管全)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看起来中美的角色设置差别不大,但《一切都好》有着重大缺陷,让人觉得不可信。张国立饰演管治国,一个北京事业单位的老党员老科学家,怎么可以生四个孩子呢?生个二胎搞不好都会被开除了。此外,管治国家这几个从小在四合院长大的老北京孩子,居然全部都去外地--大儿子去上海创业,大女儿远嫁杭州,小女儿在澳门漂着,小儿子在天津工作。在北京生活过多年的朋友,都知道北京本地人很少有抛弃首都资源优势而跑去外地打拼的,除非是出国。绝对不是地图炮,对于北上广这样的核心城市居民而言,能比家乡更好的城市,大概就只能是港澳台或者国外了。无论是择偶,就业,地域都是本地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所以,这个家得有多么让人不爽才能让儿女们全部离开?而管治国善良厚道,与妻子生前的感情很和睦,对孩子的未来也寄予厚望,我们看不出孩子们有的强烈动机。假如编剧把管治国家安排在一个三线小县城,出远门探望在大城市打拼的子女,发现孩子们尽管过得那么辛苦,却很可能事业平庸婚姻不顺,自己却很难帮他们做点什么,这么改编也许更真实动人。是让孩子离家挣个远大前程,还是留他们在身边安稳平淡,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是这么为儿女纠结了一辈子。(图片:美中两版的大女儿都与丈夫貌合神离)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相比之下,美版《天伦之旅》的翻拍就细腻、动人得多。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弗兰克首先外形上就像是爷爷辈的人。他走到哪儿都拍照,连去女儿的公司参观都不忘东拍一点西拍一点。天啊这不正是我们父母干的事情吗?他们总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儿女日常生活的点滴,并把我们有限的成就想象得惊天动地;他在火车上主动跟其他旅客聊天,提到自己的工作,提到去看望孩子,眼里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而当他坐在小儿子家门口苦苦等待时,一名路过的妓女露出大腿丝袜去勾引他,拉起裤脚露出自己的黑袜子作为回应,把那名妓女也逗乐了。既有礼貌的拒绝了对方,也不失幽默风趣,不带任何道德评价。老爷子去看望成为“指挥家”的大儿子,发现他不过是乐团一个可有可无的鼓手。两人坐在一起谈心时,他也并未对大儿子加以指责,孩子们活成什么样,都是自己的宝贝。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中国版的这部分,管治国苦等儿子未果外出觅食,路过“红灯区”被发廊女撩拨落荒而逃。在小饭馆吃饭时,管治国与王千源扮演的老板聊天得知对方是为了陪上大学的儿子才跑到天津开店,作为一个至少18岁男孩的父亲,王千源演的这个人物感觉过于年轻。而管治国发现大儿子把辛苦攒钱买的房子卖了拿去创业,在看到他那个“创业公司”各种奇怪的员工,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中大儿子抱怨父亲从来都不看好自己。如果以此来表现父子冲突,这部分就已足够。可惜后面画蛇添足加上一段大儿子创业公司的宣讲会,怎么看都像是为了卖广告强加的看点。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虽然都是以温情画面结尾,《天伦之旅》在欢乐背后也有着不可逆转的遗憾,比如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这痛并快乐着的煎熬才是人生,但看到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弗兰克听闻小儿子死讯,躺在病床上泪流满面,在幻觉中与小儿子对话、告别的片段,还是忍不住流泪了。

《天伦之旅》:亲情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

如果你是个漂泊异乡的普通上班族,为生计奔波为爱情疲惫,这时你父亲大老远从家乡来看你,你舍得跟他暴露你生活真实的一面吗?

比起“常回家看看”这种假大空的好话,《一切都好》有句台词我认为更符合《天伦之旅》这三个电影的本质--管治国说,“我回不到孩子们的童年离去,也帮扶不了他们如今的人生”。正是出于这种无奈与疼惜,当子女用许多善意的谎言安抚父母时,他们也在假装相信我们的谎言,让大家都不必那么尴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