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型近海底栖经济鱼半滑舌厂化学养殖关键技术

作者:吉山花瑶

大型近海底栖经济鱼半滑舌厂化学养殖关键技术

王新业

半滑舌形舌属眼形,舌舌、舌,俗称"龙舌",牛舌、眼滨舟又称米鱼,是一种大型近海底栖经济鱼,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口感顺滑、肉质高、鱼煮久不老等特点。由于半滑舌自然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多年来保持在200元/公斤左右,经济效益可观,是水产养殖业的领头羊。因此,近年来已成为我市重视发展水产养殖的对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要耕作技术如下所述,仅供农民参考。

一、养殖场的选择

半滑舌分布广泛,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均有产,是一种大型优质舌。选址在我市北海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于典型的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因为该地周围近距离无居民聚集区,底质好,淡水水质少,水质充足,几乎没有污染,潮水平稳, 位于海水养殖区,交通、通讯便利,故是天然的"海洋牧场"。

二、池塘建设

半滑舌养殖对池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但因为它喜欢黑暗安静的环境,而且习惯住在底部和墙壁上,喂食方式在腹面以下,它不适合笼养,更适合工厂化养殖。养殖池塘一般为方形、圆角鱼池,水面一般为40~50米

2、水深一般为40~50厘米,半滑舌更适合高温生长,较浅的水深有利于提高池塘水温。每个车间的总水体一般为300至500米3。养殖车间主要有供水系统及配套辅助设施,要求池中心排水、进出通道分离畅通,避免了对养殖水的污染,排水能迅速排出全部水源,及时充填新水,能较好地提高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为整个养殖周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养殖鱼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大型近海底栖经济鱼半滑舌厂化学养殖关键技术

三、备货前准备

1.鱼苗质量对半滑舌鲭鱼质量要求较为严格:(1)选用规格整齐、体色正常、活力大、无损伤、投饵良好、伏壁能力强的鱼苗。(2)由于雌性的生长速度比雄性快2~3倍,同龄雌性和雄性的体重差异可达十倍。为保证良好的苗种品质,选用我市半滑舌蛞蝓资源修复行动增殖站自育鱼苗,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该鱼苗是利用渤海湾自然个体为亲繁殖物,雌性产量达20%以上,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点。

2.放养前对鱼苗进行消毒,对鱼体进行消毒,防止鱼苗病入池。一般采用中药制浴方法,用量及洗浴时间:40~50毫克/升PVP-I(含10%有效碘)15~20分钟,高锰酸钾15~20毫克/升5~10分钟。应特别注意药浴应根据菌种的大小和水温以及掌握浓度和时间,以免造成严重的压力。单药浴数量不宜过多,鱼体消毒操作应轻便、快速,防止鱼体受损,影响生长。

3.鱼苗放养密度应以水质和换水为准,若每天6小时能达到一个循环,每平方米放养鱼苗6厘米300~400尾,8~10厘米150~200尾,15~20厘米80~100尾。如果换水量大,可以适当增加幼苗量,但鱼群底部不能出现水池重叠的现象。由于半滑舌雌雄个体生长差异明显,在养殖过程中,鱼的大小和重量会有很大的差距,应及时进行筛选,尽量保持同池鱼的大小基本相同,更有利于健康生长。

四、及时放苗

半滑舌可以在3~32°C下存活,但更适合高温生长,低水温喂养差,生长缓慢。在进入池前,应逐步调整池水的指标,确保其良好的生长环境。一般选择水温在15~24°C,透明度要求35~50cm,水pH值范围为7.5~8.5,水溶氧大于5毫克/升,盐度在20°C左右即可及时育苗。

五、日常管理

1.饲料投饲养殖过程,早投以饲料为主,后期投饲以饲料和小型杂交鱼为主。饲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因为半滑舌是肉食性鱼类,所以饵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要占50%以上,脂肪含量不低于10%。饲料鱼要新鲜,不饲料污染或变质的饲料鱼。饵料量应根据投饵情况和水质环境进行调整,每天投饵2~4次,投饵量一般为鱼品总量的1%~2%。由于半滑舌是腹面以下的进食方式,进食比较分散,所以簇状抓食物的现象并不明显,所以要仔细观察其进食情况,尽量均匀分散进食,在水温稍低的时候食物量会减少,要少浇或不投喂。水质差也应少浇注,每天喂食两次。

2.定期测试鱼苗进入池塘,定期测量其体长,分析其生长情况,8~10厘米鱼苗养殖10个月左右体重可达到500克/尾,生长速度加快后,一年顺利繁殖可达到700克/尾左右。定期对水的盐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进行取样和检测,根据水质及时排出旧水,充入新水,适当调整管理措施。

3、病害防治 鱼类病害主要预防于养殖全过程,通过增加换水量可以改善水质。消毒1次,每10~15天,1个月左右用15~20mg/升高锰酸钾药浴1次,可10~15分钟,或根据鱼的反应灵活掌握,并及时彻底清洗消毒池底和池壁。半滑舌是一种新品种,在繁殖过程中还没有遇到严重的疾病流行。一般为独特的疾病为腹水、腹胀和腐烂鳍病等,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可用托霉素、杀星细菌、内服炭疽等进行内药沐浴。实际用药量应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书使用,所用药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建立巡检档案 每天早、中、晚坚持巡检池,做好详细的日常管理记录,建立巡检池档案。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健康,及时清理鱼塘及周边污染物,对鱼塘外壁用高锰酸钾溶液每天消毒1次。仔细观察鱼的动态,发现病鱼应及时治疗并采取适当措施。

六、及时捕捞上市

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及时捕捞,常用的捕捞方法降低鱼塘的水位,用网可捕捞,可大可小捕获。捕捞过程中应慎重操作,避免鱼害,提高市场成活率,利益最大化。从3月到明年的7-9月,经过16~18个月的养殖期,体重可达到750~1250克,已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可捕捞并上市。销售价格约200元/公斤,每平方米产值1000元以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