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现代人的生活相较任何时代,都要富足安定。
奇怪的是,人们并不因此感觉更加幸福,相反,“活得累”“活得无聊”“压力大”的声音很高。
为什么人们觉得不幸福?
所谓幸福的人生,究竟所指为何?
人活在世界上,追求幸福的话,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要分辨出人跟其他生物的差别。
只有在这个差别上努力,才有人的幸福可言;否则你的幸福是一种低层次的生物的幸福。
平常我们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比如,我觉得吃饭就很快乐,睡觉很快乐,很多人真的这样以为。
但是不要忘记,这种快乐是人所应该追求的吗?
答案是,你如果没有找到人的特色的话,的确是这样;
但你怎么可能不找到呢?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跟其他生物的差别在于理性。
换句话说,人的快乐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设法过一种理性的生活。
问题来了:什么是理性的生活呢?
千万不要以为理性就是不断追求知识。
因为知识是追求不完的,学然后知不足,不足之后再去学,那永远没完没了。
这一点我在美国念书时,有很深的感受。
耶鲁大学有700多万册藏书,我每次走进图书馆,走在书架之间,就有一种前途茫茫的感觉。
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么多书,一个人一生能念多少?
并且,这些书都是像我一样的念书人写的,可能一辈子也就写几本,但是放在图书馆里,后来人看过去,只看到一个书背而已,不用一秒钟就扫过去了。
如果再碰到大的灾难,来个地震、来个火灾,不就全部消失了吗?
所以如果人是理性的动物,他的幸福、快乐的意义一定不在于一直追求,而是设法在理性里面运作,得到一种本身的安顿力量,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因此亚里士多德说,最幸福的人,他可以不断地思想思想的内容。
换句话说,最幸福的人可以回到自己的理性内部,透过思想了解一切,但是不能采取行动;
因为一采取行动,想要改变世界的话,这个行动本身就代表你有所欠缺。
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好,但事实上是,即使你永远努力,也不会达到一个完全改善的结果。
很多人对世界的现状,对人的现状,都抱着一种完美主义的立场,认为这个不太理想,想要改善。
但他忽略了一点,自有地球以来,这种状态是一种实际的状况,不断在活动,只要在活动,就是不完美。
如果你一定要让它完美,就竭尽全力去做,但是没有任何保障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了解这一点之后,你就要学会退到自己的内在,让自己的观念本身丰富到一个程度,可以在里面得到一种快乐。
所以,真正的幸福是一种观想的生活。
观是观察,想是思想,观察和思想,让一个人本身可以定下来、静下来。
这是一种人生智慧,我们不能否认,它比起那种追逐外在成就,以至于造成人际困扰的做法,要高明多了。
宋代哲学家朱熹问,为什么人间有很多困难呢?
他是主张人本来有善性的,但是发觉后来都陷入复杂的困境,为什么?
他总结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每个人的气质不一样。
这里讲的气质,比较接近于一个人的星座、血型、八字这些因素。
每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有的人急躁、有的人温良,有的人喜欢活动、有的人喜欢安静,这是天生的。
在气质的差异中,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所以如果你问,人生应该怎么走呢?
我就说,你知不知道自己的星座?你说知道。
那就简单了,根据你的星座,缺点尽量去掉、优点尽量发挥,人生不就圆满了吗?
但是问题在于:人那么容易就改变自己的缺点吗?
通常我们对于优点,认为反正已经有了,跑不掉,就没有去发挥;
对于缺点就想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这个缺点就不是我了,就会缺乏奋斗的理由。
第二个,每个人都有感官上的诱惑。
也就是说,耳、目、口、鼻使得我们跟外界接触的时候出现各种问题。
耳、目、口、鼻,什么意思?
孔子曾跟颜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你去看一些寺庙或者祠堂,还保留着一个传统,就是里面摆四只猴子。这四只猴子一只遮眼镜,一只遮耳朵,一只遮嘴巴,一只把手放到后面,这叫做“四勿”,四种不要做的情况。
这四种情况都跟人的感觉、行动、冲动有关,所以说耳、目、口、鼻的诱惑,是人困扰的开始。
每个人的耳、目、口、鼻都有各种欲望,有了欲望和其他人之间就会产生紧张的关系。
第三个,是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的问题在于,会造成生气、抱怨两种情绪。
事实上,所谓心情的平静是很少见的情况。
通常我们跟别人来往,一比较就会心理失衡,他为什么比我好,比我聪明,比我幸运?
如果是做事情,会觉得不公平,好像自己费心费力做事,效果不如预期,另一个人却好像不劳而获一样。
一比较,你的心情就会变得起伏,情绪就来了就难免抱怨。
所以《易经》中讲到个人修养,提醒我们要“惩忿窒欲”,就是这个意思。
上面三个情况,气质的差别、感官的欲望,以及人际交往的互动,导致心情的波动,都是造成人生困难的原因。
你从这里了解之后,就知道为什么人要回到理性本身,才可能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回归理性本身,由向外追逐回到自己的内在,你才能超越上面三种困扰,找到真正安顿生命的的力量。
这只是一位哲学家的说法,但是确实有他的事实根据,值得我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