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面有人”还记得这句经典的台词么?
胡宁芳凭借简单的一句话,把范大娘这个角色演活了。这个人物疯狂灌输“上面的人”好神秘,好厉害的样子。搞得我也励志要做一个“上面的人”,住高层楼房,开双层大巴,就连上下铺都要选择高层的才好。
中国的建筑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上面有人,最突出的就是吊脚楼。斜坡上,高台上,依山傍水,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我们不得不赞叹先人的智慧,同样现代人对于顶层的利用已经不仅局限于房屋,就连车顶我们也在充分的利用,从物理加增高层的双层巴士,到富含科技的太阳能车顶,“上面”一直有人在。
太阳能车顶
听起来高端的技术,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一块可以吸收太阳能的电池板放在车顶,有效利用车顶空间,利用太阳光转化储存能量,供汽车使用。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是青海光热电力集团格尔木20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项目占地25.5平方公里,规划容量为200mw,足以为100万户家庭供电,但把薄膜电池安装到一辆小车上,也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
全太阳能汽车的概念早在汽车出世之初就有提到,但由于转化率的技术关口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导致目前状态只是大肆宣传,想法很多,但问题是怎么落地?不过只要还在尝试,相信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讲完飞在天上的梦想,说一说车顶的实际用途。很多朋友准备出去自驾露营,你问我可以睡车顶么?我的答案是可以,关于车顶安全大可放心。
车顶的承重
车顶的整个受力会通过两侧的a柱,b柱,c柱,也有部分车型还有d柱来向下释放,而如果熟悉车身结构的朋友肯定已经想到了,构成整个乘员舱的纵梁横梁还有abcd柱基本都是高强度钢和热成型的超高强度钢。在6吨的重量下都没事,别说几个人的重量了。
车身是由白车身和钣金覆盖件共同构成的,车顶也是,钢梁能够受力不代表薄薄一层钣金件或者天窗能够受力,直接睡在上面,对于没有天窗的车型来说,钣金件会直接承受重量,进而可能产生凹陷。
现在很多车型原厂就有配备行李架,如果你在汽车用品市场逛一圈,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各种由车顶行李架衍生出的配件。而所有的配件都有一个共性,通过车顶行李架的支撑,而没有直接与车顶发生接触。由车顶行李架将负重直接传导至白车身。
当然也不是万事大吉,带天窗的朋友还是要注意,玻璃的强度负荷承受能力肯定是比不上白车身的钢材的,不过只要你的动作不是太激烈,或者装配了特殊行李架,基本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你上面有人”我也不怕,我的车顶可以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