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面有人”還記得這句經典的台詞麼?
胡甯芳憑借簡單的一句話,把範大娘這個角色演活了。這個人物瘋狂灌輸“上面的人”好神秘,好厲害的樣子。搞得我也勵志要做一個“上面的人”,住高層樓房,開雙層大巴,就連上下鋪都要選擇高層的才好。
中國的建築完美的诠釋了什麼叫上面有人,最突出的就是吊腳樓。斜坡上,高台上,依山傍水,每幢木樓,一般分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樓腳圍欄成圈,作堆放雜物或關養牲畜,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态建築形式。
我們不得不贊歎先人的智慧,同樣現代人對于頂層的利用已經不僅局限于房屋,就連車頂我們也在充分的利用,從實體加增高層的雙層巴士,到富含科技的太陽能車頂,“上面”一直有人在。
太陽能車頂
聽起來高端的技術,其實解釋起來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塊可以吸收太陽能的電池闆放在車頂,有效利用車頂空間,利用太陽光轉化儲存能量,供汽車使用。
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是青海光熱電力集團格爾木200兆瓦塔式光熱發電項目,項目占地25.5平方公裡,規劃容量為200mw,足以為100萬戶家庭供電,但把薄膜電池安裝到一輛小車上,也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
全太陽能汽車的概念早在汽車出世之初就有提到,但由于轉化率的技術關口一直沒有重大突破,導緻目前狀态隻是大肆宣傳,想法很多,但問題是怎麼落地?不過隻要還在嘗試,相信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講完飛在天上的夢想,說一說車頂的實際用途。很多朋友準備出去自駕露營,你問我可以睡車頂麼?我的答案是可以,關于車頂安全大可放心。
車頂的承重
車頂的整個受力會通過兩側的a柱,b柱,c柱,也有部分車型還有d柱來向下釋放,而如果熟悉車身結構的朋友肯定已經想到了,構成整個乘員艙的縱梁橫梁還有abcd柱基本都是高強度鋼和熱成型的超高強度鋼。在6噸的重量下都沒事,别說幾個人的重量了。
車身是由白車身和钣金覆寫件共同構成的,車頂也是,鋼梁能夠受力不代表薄薄一層钣金件或者天窗能夠受力,直接睡在上面,對于沒有天窗的車型來說,钣金件會直接承受重量,進而可能産生凹陷。
現在很多車型原廠就有配備行李架,如果你在汽車用品市場逛一圈,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各種由車頂行李架衍生出的配件。而所有的配件都有一個共性,通過車頂行李架的支撐,而沒有直接與車頂發生接觸。由車頂行李架将負重直接傳導至白車身。
當然也不是萬事大吉,帶天窗的朋友還是要注意,玻璃的強度負荷承受能力肯定是比不上白車身的鋼材的,不過隻要你的動作不是太激烈,或者裝配了特殊行李架,基本上是不會有問題的。
“你上面有人”我也不怕,我的車頂可以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