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事:古代故事——马永贞,横山王叟

马永贞

马永贞,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武艺绝伦,曾经在上海城隍庙里卖艺。大言不惭挂出一副对联:“脚踏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两京。”虽然过于狂妄,也可看出应该有两下子。因此没有敢去挑战他的。

当时上海的市场开放不久,四处货商蜂拥而至,接送货物,需要很多马匹。所以又来了很多马贩子,这些贩马的人大多强横魁梧,不好惹。

马永贞自恃武艺高强,向这些马贩子收钱。他们不给,又向他们要一匹马。马贩子们知道打不过他,就答应了。马永贞又挑剔说:“你们肯定给我不好的马,我要自己挑一匹。”马贩子们没办法,也答应了。

故事:古代故事——马永贞,横山王叟

马永贞随手拍了几匹马的额头,连连说不好,最后一匹也没要。但被他拍过的马,都受了内伤,慢慢得病死了,马贩子损失了不少钱。

这些贩马人对他非常痛恨,却又无可奈何。就派他们的同伙朱三隐姓埋名去马永贞那拜师学艺。起初还担心他不肯教,没想到马永贞非常喜欢朱三,一点不保留的传授技艺。

后来,马贩们知道朱三能打过师父了,就硬拉着他一起去找马永贞报仇。朱三因为师父对自己很好,非常不忍心。他提醒师父说:“某天,马贩子们邀请您去某个地方,不要去,他们恐怕要不利于你。”

马永贞说:“我这半生,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各处的豪杰,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我还怕这些鼠辈?”

某天,马永贞应邀去了一个偏僻的小茶馆。进去后坐下,有人端来洗脸水。他正要低头洗脸,有人出其不意,撒了他一脸石灰。马贩子们趁他睁不开眼睛,挥刀乱砍。马永贞眼睛看不见,知道今天可能要命丧于此,状如疯虎,拼死挥拳。被打中的人立刻毙命。马贩们左右躲闪,马永贞向有脚步声的地方踢去,被对方砍断了右腿倒地,再次跳起,终是不敌,被乱刀砍死。

朱三当时不得已,也在人群里。看到师父眼睛瞎了的时候,非常愤怒,转身和马永贞一起对敌,也寡不敌众被砍死。

故事:古代故事——马永贞,横山王叟

马永贞死后三天,有个妇人到县衙击鼓,自称是他妻子。县令询问,妇人说:“某某人杀了我丈夫,我一定会报仇,将来不要以杀人罪判我抵命。”说完像鸟一样迅速的离开了。

(故事里的朱三让人印象深刻。)

【原文】马永贞,不知何处人,勇无伦,尝鬻技上海之城隍庙中,大言揭示十二字。曰:“脚踏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两京。”辞颇鄙率,然其人材武可知矣。人亦无敢与为敌者。

  当是时,上海互市匪久,然商货阗集,而马路四通,冠盖如云,载驰载驾,颇需马,故贩马者丛萃于其地,其人大率魁桀有气力者。

  永贞怙力自多,向索金。不予,又索马。群贩心知力不敌,许之。则又劫之曰:“汝曹得无留良焉,而驽应我乎?我必自择之。”

  群贩不得已,亦许之。

  随以手逐扣马额,连称曰未,究不取一马。而马着永贞手者,都内创死,不得鬻。

  群贩心恨,无谁何。阴使其党朱三者,投永贞学,颇惴惴恐不获尽传其技。不意永贞绝爱喜三饶于力,谓为可教,悉授之技。

  久之,群贩知三力足制永贞,坚邀三必同往戕之。

  三自以受永贞教,且相待厚,意不忍。乃微语永贞曰:“某日,群贩者期师某所,幸毋往,恐不利于师。”

  永贞曰:“马某足迹历海内几遍,海内魁豪,我涕遗视之,顾怯若辈鼠子者乎!”

  不听,扬长往所期地,则一乡僻小茶肆也。入,坐甫定,进盥。永贞方欲俯首就盥,群贩乘不意猝出石灰裹掷永贞面。裹裂,灰腾瞇永贞目不可开。群贩乃进刃攒刺,永贞目既失明,知不免,张空拳奋舞,所抵击无不立毙者。群贩左右腾挪避永贞拳,永贞寻足声所向,飞右足起蹴之,被群刃下砍截其足为数断,仆地。又跃起,刃齐下,永贞死。

  朱三既语永贞不见信,乃佯若随群贩往佐击永贞者已。见永贞目盲,心不胜愤,反兵击群贩。贩怒,诟三卖友,聚刃之。力不胜,亦死。三可谓不负永贞者矣。

  永贞既死之三日,有妇人投县自称马永贞妻,击鼓鸣冤。官出讯之。曰:“某某杀吾夫者也,吾必复之,幸勿以小妇人杀人论抵也。”

  语毕,倏窜跃无踪,迅捷如飞鸟云。

横山王叟

道光咸丰年间,我十多岁,住在横山。邻居有个裁缝王叟,他留了一个很长的指甲,天天不停的缝制衣物,遇到有人对他不尊重,从不计较。有次我对他说:“老年人应该被尊重,这些人怎么这么无礼?你也太老实了,要是我,就不能和他们罢休。”王叟微微一笑,说:“我习惯了忍耐!”我听他的语气,好像能治了那些人,只是不屑一顾。

故事:古代故事——马永贞,横山王叟

某天,王叟家舂米,放了一个大石臼在院子当中。突然来了大雨,石臼里还有些碎米来不及收起。他就把石臼搬到屋里,非常从容,我不由暗暗惊叹!

邻居里还有一个叫小三的,是个狡猾的好事之徒。他听说王叟很有力气,就总想逞能戏弄。一天晚上,月亮很亮,小三用木炭在王叟门前的石头上画了一把剪刀。王叟出门泼水,看到剪刀,以为是真的,快速去捡,碰断了长指甲。他知道被人戏弄了,也就是笑笑,并没发怒。后来知道是小三干的,也没和他计较。

(和上文中的马永贞比,王叟才是颐养天年之道啊!)

【原文】道咸间,余十余岁时,家横山,邻有纫工王叟,爪甲之长几五寸,日纫不辍,遇不逊事,辄容忍弗较。余为不平曰:“叟太荏弱,在礼叟年长当加敬,胡为见蔑?若我者,久已推而覆之矣。”叟微哂曰:“吾安忍如是。”余闻叟言忍,似能而不为之词,颇以为异。

  一日,叟家方屑米,置石臼庭中,盛雨及之,米屑不能尽起,叟惜谷,竟移其石臼堂上,雍容如恒状,余始惊服。

  顾邻儿有小三者,狡猾无伦,闻叟多力,则欲撩之怒而折其指甲。一日,乘月明,以炭画剪刀于叟门外。叟开门泼其盥器,月光中见剪刀,则疾以爪取之,不能起,二指甲立断。叟知为人愚,则亦自笑。久乃闻小三所为,亦不之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