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许不知道,最能代表法式优雅的女人是一个英国人。
洪晃说:“我认识不止一个女人,可以为一个 birkin 包去杀人,如果是个鳄鱼 birkin,那是可以开始大屠杀的。我曾经问过她们,是否喜欢 jane birkin 的音乐,她们的回答都是:‘谁’? 还有一个问我 birkin 和那英相比,谁更有名。由于我对这种行为缺少理解能力,我经常追问她们为什么如此疯狂地追随一个包。”
Ⅰ
80年代初,一位英国女士 jane birkin 带着自己的小女儿乘坐法国航空的头等舱从巴黎前往伦敦。她的丈夫雅克·杜瓦隆两天前倒车压坏了她的随身用的篮子。他绝对想不到这件事的后果,在这次飞机旅途中,jane birlik 包里所有的东西,包括奶瓶、尿布等等东西都掉了出来。
坐在 jane birkin 旁边的男士帮她收拾了掉在地上的东西,并且对她说:‘我觉得你应该用一个有内袋的包’。
她对这位男士说:"如果哪天爱马仕出品带内袋的包包,我一定会买。"
坐在边上的这位男士说:”刚好我为爱马仕工作,我会为你在包里加上内袋。“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 jean-louis dumas,当时的爱马仕首席执行官,现任爱马仕创意总监的爸爸,现任 ceo 的叔叔。
jane birkin 于是顺手在呕吐袋上画了一个设计图并给出规格:“为什么你不做一个比 kelly 包更大,但比我的前夫 赛日·甘斯布 的男式手提箱小的手袋呢?”
这个包最终在 1984 年变成现实,基于 1982 年爱马仕设计的另一款包,dumas 为她制作了一个黑色牛皮版本。有意思的是,当时这个包推出后,四年之内无人问津,就默默地在店里放着,后来口碑传出去才火的。
近些年法式风格逐渐再次走上时尚舞台的中心。而jane birkin 几乎就是我们对当年法式风格的所有印象,现在当红的元素似乎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起源:慵懒、随性、气质,要什么有什么,过50年再看都时髦得不可思议。
Ⅱ
jane birkin 是对六七十年代的巴黎流行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时尚 icon 一枚,她穿着简洁的白衬衫、阔腿牛仔裤,一头棕色齐刘海的凌乱长发的形象至今仍被一代代人模仿着,甚至原本可以说是缺点的清晰可见的牙缝和毫不掩饰的大笑反而成了她鲜明的个人标识,被认为是其永远拥有二十多岁少女的性感、洒脱和不受束缚自由感气质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对自己的文化自负的要命、排外情绪重的要死的法国能成为万人迷靠的可不仅仅是她的长相,当然她那著名的三个才子老公也没有那么肤浅。
jane birkin 1946 年 12 月 14 日出生在伦敦。她的父亲 david birkin 是英国有名的贵族,简刚出生时他正担任皇家海军的指挥官。简的母亲朱迪·坎贝尔是一位声誉卓著的演员,也是英国著名剧作家 noel coward 所钟爱的缪斯女神。jane birkin 从小就是在这种极富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她能够在日后迅速融入到法国艺术圈的先锋浪潮中去。
最初的她,睁大的眼睛、微张而且撅起的嘴唇,配合浓密得吓人的下假睫毛,完全就是奔着可爱洋娃娃去的。但从结果来看,这个洋娃娃特有点凶:因为她的眼珠小,没有表情就像在翻白眼。
再加上因为龅牙微张的嘴唇,随便拍个封面都奶凶奶凶的。芭比娃娃虽然很符合当时的审美,但birkin觉得那时候的自己蠢极了。
birkin出道的60年代,法国女性还不是现在慵懒、随性的样子。在那个年代,整洁、得体是法国女人穿衣服的第一诉求。然而 birkin 是英国人,不吃法国那套。她从小家境优越,对birkin来说,她只管过得舒服,这种优雅但不好受的套装从来不在她考虑的范围内。
她的最爱,和直男真爱差不多。60年代,她就能把背心、裤衩穿上街,顶着小肚子的动作和中年发福大叔一模一样。
过了几年翅膀硬了,她也就彻底封印解除了。她所有造型都可以总结为两个字:中性。所有假睫毛全部扔进垃圾桶,妆面清淡到几乎看不出化了妆。
Ⅲ
现在我们对于法国女女性的优雅的理解,就是所谓不费力赢很大,是因为力气都花在看不见的地方了。
白t、牛仔裤是她的最爱,不管是修自家墙还是开演唱会都是一个打扮。对舒服有超高要求的她只穿苏格兰棉做的t恤。
衬衫,birkin只穿男款。搭配最多的还是长裤,偶尔搭配短裤的时候,她会加一条宽皮带,加一点叛逆的hippie感。她的衬衫都来自anes.b,品牌风格简约又有高级感,号称平价高级时装~
她真的很喜欢长裤,而且偏爱宽松款。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就喜欢裤脚管能塞下我三条腿的感觉”。塞三条大腿是不可能的,三条小腿还是可以的。
在各种宽松长裤里,她最爱的一定是牛仔裤,第二爱的就是白裤子。因为人高腿长,完全没有在担心显胖的,搭配她最爱的白t就是今年夏天很火的whole white look。裤子都是宽松的,高腰、低腰这事儿她仗着腿长从来不管,但裤脚管的长度都是刚刚好在脚背上。
Ⅳ
不光在时尚界,她在演艺圈的发展也是一帆风顺,木村拓哉和常盘贵子演的《美丽人生》的主题曲《yesterday yes a day》是简伯金自己创作的一首名曲,这首歌也是我认为最能代表她个人特质的一首歌,她那种独特的气声很难模仿,像是一只小猫发出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叫声,很稚嫩,也不在调上,但是意外地打动人,她一开腔就让人全身酥麻了,一种战栗感从尾椎骨往上跑直接蔓延到四肢百骸。
比她的艺术作品和引流的潮流更加让人惊艳的,是她的人生。
jane birkin 的第一任丈夫是电影配乐大师 john barry,他为《007》系列电影、《走出非洲》、《与狼共舞》,五获奥斯卡奖。
第二任丈夫才华横溢的法兰西国宝级艺术家赛日·甘斯布是诗人、小说家、画家、导演、演员,一生创作了无数名曲,一堆大大小小的明星都追在他屁股后面邀歌。从 50 年代末期的香颂 / 爵士、60 年代初的非洲 / 加勒比海风、60 年代中晚期的情色 / 次文化,70 年代初期的概念摇滚专辑,80 年代的新浪潮放克和雷鬼乐。在其逝世之后,法国给予他国葬的待遇。
第三任丈夫是法国导演雅克·杜瓦隆(jacques doillon)儿童题材影片世界老大,曾在《小孤星》中帮助 5 岁女孩获得威尼斯影后殊荣。对了,后两任“丈夫”似乎是没有举行过正式婚礼的,但是他们属于“事实婚”,就是缔结了契约的那种,法国比较流行这种婚姻形式,现任总统奥朗德也喜欢那么干。
三段婚姻带来了三个孩子,长女 kate barry 是时尚摄影师,曾为英国版《vogue》、《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等著名媒体工作,后来转投肖像作画;次女 charlotte gainsbourg,歌手、戛纳影后,《女性瘾者》的女主角乔伊的饰演者;幺女 lou doillon 被称为“巴黎最漂亮的女孩”,电影明星、超模,纪梵希香水的代言人,也是铂金包诞生的导火索。
次女夏洛特·甘斯布,戛纳影后
幺女露·杜瓦隆,新一代女神
Ⅵ
简伯金当时肯定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个包包会让全世界的女人为之疯狂。贝嫂 victoria beckham 有一堆铂金包,总价约在 150 万英镑。英国名媛 tamara ecclestone 有 30 个,每一只都用特制的玻璃箱保存放在她的衣柜中。但是简伯金并不像别的姑娘那样注重保养她的同名 birkin,更是不曾大量购入。要知道贝嫂已经拥有无数个 birkin 了还在不断买买买,而简伯金本人才一共有 4 个,而且近年来还为了慈善事业一个个将其放上网拍卖掉了。第一个拍卖掉的是 dumas 送给她的世界上的第一只铂金包,那只包以 10 万英镑成交,善款被 jane birkin 全部捐给了日本红十字会用于地震海啸后的重建工作。
她把铂金包看作是一件身外之物,她喜欢在它上面涂涂画画,配以写着抗议标语的贴纸、珠子和其他小饰物,她说:“如果包包不能随意的踢来甩去,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的铂金包已经破旧到看上去就仿佛被猫坐过一样。”因为这样“看起来才不像是一个该死的铂金包!”
她觉得难堪的是,一贯喜欢自由随性的她最终却被命名了一个“势利眼包”,且这个包的名声在盖过她本人的名字,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她曾自己在面对媒体的时候说道:“ 数年以后我到纽约唱歌。人们看着这款包包,当他们听到我的名字时,他们高声喊叫道:‘birkin!那只包?’然后我就说:‘对!现在那只包要开始演唱了。”
jane birkin 的侄子 anno birkin 是一名诗人,简伯金将她最后一只 birkin 包放到 ebay 去拍卖,就是为了将善款捐给 anno’s africa 慈善基金。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慈善机构为纪念 birkin 的诗人侄子 anno birkin 而成立,为非洲最绝望的贫民窟中的孤儿和弱势儿童提供另类的艺术教育。
jane birkin 告诉《每日电讯报》:“ 通过将我的铂金包拍卖,将艺术、舞蹈、音乐、马戏团带到肯尼亚的贫民窟,为成百上千一无所有的孩子们带来一些欢乐和自我价值,令我感到十分自豪。艺术家们可以到那里去,与这些孩子一起工作,对于铂金包而言,没有什么比能够帮助这些孩子更好的用途了。”
世界那么多女人为了一个铂金包恨不得去杀人,而 jane birkin 女士则为了帮助别人把最后一个铂金包放到网上卖掉了。
电影《搏击俱乐部》里说:“你的工作不能代表你自己。你的银行帐号不能代表你自己。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你穿的衣服不能代表你。”我们有时候真的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丢掉这些东西,你是谁?你还是你吗?妄想以身外之物为自己加分的人,无论堆砌再多的东西在自己身上也无法改变其内心浅薄的本质,但是像简伯金这样的人,就算她一个铂金包也没有了,她照样拥有牛逼哄哄的人生,谁也不会因此就轻看了她。
“这才是真正的我:休闲装加牛仔裤,蓬蓬松松的头发,光脚走在大街上。”
更多时尚,尽在 imshow蜜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