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上进入过四次大冰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还处在最后一次大冰期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冰河期,又叫冰期、冰川期,是地球表面覆盖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超大冰期,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此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小冰期。人类了解到的第一次大冰期叫休轮冰期,出现在24亿年前到21亿年之间,,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地球整整被冰封了31年,这是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冰期。休轮冰期的出现,差点使得地球上刚出现的生命灭绝。
第一次大冰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地球上第一个学会光合作用技能的生物蓝藻,虽然被大家称为藻,但它并不属于植物中的藻类,它和其他细菌一样属于原核生物,因此蓝细菌或许才应该是他的本名。在蓝藻出现之前,大气中的氧气极少,当时的生物也基本都是厌氧生物,靠摄取一些有机物分子为生,甚至可以靠硫酸盐、铁盐等简单的化学物质就能活下来,但蓝藻的出现打破了早期的生态平衡。蓝藻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使得从24.5亿年前到18.5亿年前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从0.02%上升到了4%,这就是地质史上著名的大氧化事件。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厌氧生物被氧气杀死,侥幸存活的厌氧古细菌只能躲在缺氧的环境中苟且偷生。由于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蓝细菌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的氧气又把甲烷氧化,于是温室气体越来越少,地球急剧降温,逐渐冻成了一个雪球。
我们都知道,同等材质的物体颜色越深越容易吸收热量,而白色吸收热量最少。在进入冰河时期之后,由于地球被冻成了一个白色雪球,地球反射阳光的量越来越大,使得整个地球系统获得的太阳能越来越少,再加上当时地球的大气层二氧化碳基本上被吸收殆尽,也使这次冰期无限延伸,如果冰期继续延伸下去,地球上必将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死球。既然没有办法依靠太阳,那么地球决定自力更生,于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冰层的挤压下终于按耐不住喷涌而出,使得大量二氧化碳被送入大气层,地球也因此逐渐走出冰期。
接下来是第二次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发生在大约6亿年前的远古代末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造成冰期的原因和上次基本原理相似,都是二氧化碳急剧减少导致大冰期降临。第三次大冰期是发生在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纳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古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四季冰川期是从250万年前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这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季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月冰川至少有五次扩张,在我国则相应地出现了四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中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很多人比较纳闷,既然我们处于冰期,为什么没有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大约在8000-1万年前全球又普遍转暖,大量冰川和冰盖消失或收缩,地球进入冰后期,但是各个大陆的冰川和冰盖并未完全消失。虽然很多证据都是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看到的,但由于线索众多,对于这次大冰期,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细节划分。不过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在加速冰期结束的进程,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大量二氧化碳被释放,温室效应显著提升,温度也在逐渐升高。虽然大兵器结束对于很多生物可能是好事,但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仅仅是两极地区冰山融化就足以让全球海平面上升30厘米,沿海地区都很多城市都可能被淹没,更何况没有冰川封印的远古病毒,还有温度上升带来的恶劣气候和极端天气,这些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灾难。大家认为冰河期之后温度应该达到多少度呢?那时的人类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