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中国云杉八齿小蛞蝓研究取得新进展

5月21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环森研究所昆虫生态与虫害管理研究小组在《昆虫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明确了宿主单山林和云杉八角林之间的化学生态关系。

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中国云杉八齿小蛞蝓研究取得新进展

云杉八角鼠尾草 图片:网络

云杉八角蛞蝓是欧亚大陆云杉林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干虫害,其种群爆发可导致大面积云杉林死亡。寄主植物单萜与云杉八角种群爆发之间存在复杂的化学生态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宿主抗性和云杉八角萜烯克服宿主抗性并成功定植的生态相互作用机制。

本研究通过昆虫毒理学测定、化学分析和行为确定方法,阐明了云杉八齿小萜烯爆发中3种云杉单萜的生态功能。云杉八角萜烯3种宿主单萜烯毒性和代谢差异较大,代谢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

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中国云杉八齿小蛞蝓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宿主单蚜在调控云杉八齿小蚜虫种群动态中的生态通用性,也说明了云杉八齿小蚜虫群体聚集的协同作用和拮抗剂,可直接应用于云杉八齿小蚜虫种群的调控,为提高云杉八齿小蚜虫种群的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森研究所的博士生方家兴,通讯的作者是森研究所研究员孔向波。该工作由中央公益研究院基础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共同出资。(资料来源:王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编辑)

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中国云杉八齿小蛞蝓研究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