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環森研究所昆蟲生态與蟲害管理研究小組在《昆蟲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明确了宿主單山林和雲杉八角林之間的化學生态關系。

雲杉八角鼠尾草 圖檔:網絡
雲杉八角蛞蝓是歐亞大陸雲杉林生态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幹蟲害,其種群爆發可導緻大面積雲杉林死亡。寄主植物單萜與雲杉八角種群爆發之間存在複雜的化學生态互相作用關系,特别是宿主抗性和雲杉八角萜烯克服宿主抗性并成功定植的生态互相作用機制。
本研究通過昆蟲毒理學測定、化學分析和行為确定方法,闡明了雲杉八齒小萜烯爆發中3種雲杉單萜的生态功能。雲杉八角萜烯3種宿主單萜烯毒性和代謝差異較大,代謝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學意義。
本研究不僅揭示了宿主單蚜在調控雲杉八齒小蚜蟲種群動态中的生态通用性,也說明了雲杉八齒小蚜蟲群體聚集的協同作用和拮抗劑,可直接應用于雲杉八齒小蚜蟲種群的調控,為提高雲杉八齒小蚜蟲種群的綜合治理提供技術支援。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森研究所的博士生方家興,通訊的作者是森研究所研究員孔向波。該工作由中央公益研究院基礎科研業務經費項目和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共同出資。(資料來源:王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