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李玉昆)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生物,桌上满是芬芳的牛蛙和小龙虾,公园里随风飘荡的花朵,建筑物里无聊的蟑螂......你有没有想过它们可能是入侵物种?
近来,一种叫日本虎杖的植物在英国广泛传播,造成严重破坏的建筑新闻引起了网友的激烈争论。有网友回忆起在中国遇到的疑似入侵物种,对中国入侵物种的监测表示担忧。5月21日,云南发布《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名录》),这是中国首个省级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该清单包含441种和4种外来入侵物种,如在云南发现的Fushou螺钉和美国燕鸥,其中50.1%来自美国。
近年来,我国面临严重的生物入侵形势,海关在查验入侵物种时经常被查获。农业农村部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推进外来物种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国家外来入侵物种优先管理。

2013年5月8日,广州金沙洲大桥两岸大量入侵植物睡莲覆盖了江面。图/视觉中国
牛蛙,小龙虾,美国小龙虾等都在"名单上"
所谓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当地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的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生命造成重大破坏或对外来物种产生不利影响。
云南此次发布的《名录》将入侵物种分为5类,包括I级恶性入侵类、II级重度入侵类、III类局部入侵类、IV类一般入侵类、V类待观察类。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表示,恶性入侵类是指在省级造成巨大损失、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严重影响的入侵生物,严重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尚未造成大规模危害的入侵生物。 而一般入侵类是指生物特征被确定为不明显且难以形成新的发展趋势的入侵生物,其余类是指尚未达到入侵水平,处于归化状态或尚不为人所知,目前无法确定未来趋势的物种。
其中,I级恶性侵袭类包括微洋甘菊、凤凰蓝(水葫芦)、褐云玛瑙、小管扶首螺杆等。美洲蟑螂(蟑螂)、氪虾(小龙虾)、牛蛙等属于II类严重入侵类别。
孙说,云南外来入侵物种的成因来自六个地区,其中最大的品种来自美洲,223种和1种变种,占所有入侵物种的50.1%,"该清单将为促进云南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科学支持,也将为编制中国其他地区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提供经验和参考。"
据了解,目前常用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方式主要是人工防治,化学防治,人工防治依靠人或机械设备进行清除,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除草剂防止清除。此外,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也可以通过生物或天敌控制来控制,如致病微生物,或者通过综合管理,结合单向技术发挥各自的优势。
中国海关今年多次查获入侵物种
云南面临的困境是我国生物入侵形势的一个缩影。中国是受外来生物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关经常在检查期间扣押入侵物种,仅今年就发生了几起事件。
今年3月,广州海关下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现场海关官员对一名携带进港行李的非洲学生进行检查,发现该书袋内装有两只活非洲蜗牛。非洲蜗牛被称为"田园杀手",它们的客户说它们想被用作宠物。
今年4月,杭州海关在钱江海关邮政局检查官员对入境邮件进行例行检查,发现一封来自西班牙的异常邮件。打开盒子后,发现了八个小盒子,里面装着200多名活老鼠妇女。
几乎在同一时间,成都海关查获了八只活蝎子。这批蝎子来自英国未申报姓名的入境邮件,X光机在图像异常时,打开发现八箱有蝎子。经过测试鉴定,属于南非扁石蝎,原产于南非,毒性弱,气质温和,略带神经质。
2017年8月24日在德国柏林蒂尔加滕公园发现的氪虾(俗称小龙虾)的入侵物种。图/视觉中国
"如果'吃'能解决一切问题,就不会有生物入侵。
近年来,亚洲鲤鱼在美国肆虐,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平衡。然而,作为中国烹饪的材料,鲤鱼很受中国人的欢迎。在得知美国鲤鱼泛滥后,不少网友表示,"让国内食品解决"。巧合的是,外来小龙虾的中国入侵物种也是我国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导致许多网民认为,入侵物种被淹没主要是因为没有开发出饮食方法。
这种观点显然是有偏见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廖万金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吃"解决了所有问题,就不会有生物入侵。
廖万进说,入侵物种只是外来物种的一小部分。记者查阅中国外来物种数据库发现,中国入侵物种保守估计为754种。其中,侵入性最强的植物物种,分别是入侵动物和微生物的1.4倍和4.4倍。从源头上看,入侵植物主要起源于北美和南美,入侵动物主要来自亚洲,入侵微生物主要来自北美。
不久前,一种叫日本虎杖的生物入侵英国,引发当地生态危机的消息引发网友们的激烈争论,其中一些人担心这个可怕的物种也会入侵我们的国家。
廖万金介绍说,日本甘蔗是一种变种,19世纪传入英国,分子标记显示,英国日本甘蔗是一个大的克隆品种,主要依靠克隆生长,基本上没有遗传变异。该变体与同一属的另一个物种的杂交杂交产生了具有一定遗传变异的杂交物种。
"中国有日本虎杖吗?"这个问题尚无定论,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学》称没有这样的物种,但在已发表的论文中,武汉植物园和贵州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日本虎棍分布在中国南方,这是一种中国本土物种。廖万金说,甘蔗所在的属被称为"第一吴属",入侵物种在起源上没有危害主要是因为天敌。
背景
多部门发布多入侵物种目录今年将推进立法
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对生物入侵保持警惕,多部门公布了入侵物种名录。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及此后的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已分四批公布。2003年1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第一份外来入侵生物名录,共有16种,典型物种如凤凰莲(水葫芦);2014年8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第二份外来入侵生物清单,共有19种,其中最著名的是氪石虾(小龙虾);有18种,最常见的是巴西海龟,2016年12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了第四批外来入侵生物清单,共有18种。
2007年,原农业部和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进入中国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分为六类,共435种。2017年,该目录进行了更新,包括六种新的检疫性害虫,包括桑椹粉,木薯绵粉,向日葵黑茎病和外来亚种杂草,包括441种昆虫,软体动物,真菌,原核生物,线虫,杂草。此外,中国还有一份禁止带入该国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品清单,但禁止带入该国的猫和狗除外。2013年,原农业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管理的52种外来入侵物种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印发《2019农业农村科教工作要点》提出,外来物种管理将推进立法,第二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清单。
库存
我国常见的入侵物种
1. 爬上入侵物种的餐桌
Krzyszyzyzyszt, 牛蛙, 非洲蜗牛
牛蛙。图/视觉中国
一些入侵的中国物种已经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典型的角蛋白虾,牛蛙,非洲蜗牛等。
Krzyzewal是最著名的淡水小龙虾,原产于北美,20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60年代可食用价值被挖掘出来,养殖热度上升,各地引进无序种类,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规模传播。Krzyszyztowal可以通过攫取生存资源,捕食本地植物和动物以及携带和传播致病源来伤害本地物种。
牛蛙,也被称为美洲青蛙,起源于北美落基山脉以东,并于1959年被引入中国,因为它们广泛引入世界各地的食用食品。牛蛙适应性强,吃范围广,天敌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易于入侵和传播。
非洲蜗牛也是一些人的菜,别名法国蜗牛,原产于非洲东海岸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马达加斯加奔巴岛。已传播到中国的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其卵和幼虫可与观赏植物、木材、车辆、箱子等一起传播,卵期可混入土壤中播种。它们会咬掉各种作物的芽、树枝、叶子和皮,对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有害。
2. 因绿化等原因误入入侵物种
凤凰莲花,加拿大马朱丹,一朵黄色的花
加拿大的一朵黄色花朵。图/中国植物图像库
许多人听到的第一个入侵物种是教科书中提到的水葫芦,被称为凤凰。云南的鱼池曾经受到严重污染,当地政府认为,大规模养殖水葫芦是控制池塘的最佳方式。然而,水葫芦繁殖得太快,造成新的污染。
凤凰莲原产于巴西东北部,现在在世界各地较温暖的地区被发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长江流域和南部地区的杂草丛生。
Majudan是一种美丽的花朵,也被称为五色李子,通常作为观花灌木种植。Majutan最初来自热带美洲,现已成为全球泛热带有害植物。在明朝的最后几年,西班牙人被引入台湾,因为花朵更美丽,广泛种植和引入,然后逃脱。马云频繁形成密集的单优群落,严重阻碍了其他植物的生存,是我国南方牧场、林场、茶园和橘园的恶性竞争者。
加拿大一朵黄色的花,又称米兰,快乐的花,经常插花的人可能并不陌生。加拿大的黄色花朵原产于北美,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种植和归化。它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传播到杂草中。经常侵入城市园林、乡村、荒地、河岸公路、铁路线等,同时也侵入低山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严重消耗土壤肥力;
3.最恶心的入侵物种
德国的小国和美国的大角
德国鼻涕虫。图片来源:中国入侵物种名录(第三、第四)
如果大多数入侵物种生活在野外,因此没有引起人类的足够关注,那么就有一种入侵物种令人憎恶并引起"极度不适",它的名字是德国蟑螂或蟑螂。它们非常肥沃,每年可以繁殖5-6代。
德国蛞蝓起源于南亚,一些学者认为它们起源于非洲。它与区域间经济和贸易相距甚远。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德国小氡分泌物会破坏食物,导致人类中毒。它叮咬和破坏食品,纸张,文物,电子设备等,同时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菌,结核菌并威胁人体健康。
德国幼崽也有一个具有相同目的的远亲,并已成为中国的入侵物种,即美洲旋尾藻。也被称为蟑螂,它具有更可怕的特征,当没有雄性时,雌性可以无性繁殖。
美国的大州原产于北非,可能是在黑人贩运时期被非洲带入美洲的。目前,它广泛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美洲三元的排泄物和蜕变有可引起皮疹、哮喘等病症的过敏原,而美洲三元还可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菌、绿脓菌、畸形菌等,是牲畜和人类许多传染病的重要载体。
4. 经常被误放的入侵物种
巴西龟,"清道夫"鱼
巴西龟。图片来源:中国入侵物种名录(第三、第四)
近年来,为了恢复生态,相关部门经常组织发布。然而,一些"爱洪水"的人不区分物种,自由释放,也成为一些外来物种扩散的原因,巴西海龟就是一个例子。
巴西海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到墨西哥湾,已发现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都是野生个体,并已成功入侵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区。
在1980年代,巴西海龟通过香港被引入大陆,并迅速转移到全国各地。丢弃宠物、繁殖逃生、假放等导致其在野外盛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巴西海龟。巴西对本地物种的排斥对入侵该地区的本地海龟构成严重威胁,是沙门氏菌传播的原因。
另一个经常被错误释放的入侵物种是"清道夫",被称为豹纹糖精。清道夫也叫鼹鼠、垃圾鱼,像养殖户一样对这种鱼并不陌生,一般在鱼缸里放两个,清理水底的垃圾和水箱壁上的苔藓。
清道夫起源于南美洲,广泛分布在亚马逊盆地。1980年,清道夫作为观赏鱼被引入中国。因为成虫吃得很多,除了苔藓等藻类,还要以其他鱼卵为食,还会吞下鱼苗。这种鱼在国内没有天敌,容易生存,而且繁殖数量众多,严重挤占了本地鱼类的生存空间。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张畅 校对 卢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