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1岁小伙即将赴军营,当兵28年的“兵王”爸爸赶来送儿

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视频剪辑 曾超

实习生 郭昊宇

通讯员 洪培舒 王长宁

“到了部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改掉在家里的‘坏’毛病。”3月24日,在武昌职业学院,入伍28年的一级军士长邹明杰边给儿子邹杨整理着装,边叮嘱他在部队要刻苦训练,自觉接受淬炼。3月25日,邹杨将背上行囊奔赴军营。

视频加载中...

父亲送儿赴军营

3月24日上午,在武昌职业学院, 邹杨正和即将入伍的新兵做着奔赴军营前的准备。看到穿着一身军装的父亲邹明杰来到学校,邹杨有些惊讶,又感到惊喜。“这么远,你们怎么过来了?”邹明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听说你马上要去部队了,我和你妈妈还有你弟弟过来送送你。”

3月23日,湖北省今年征集的首批新兵踏上征程。邹明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只是知道儿子最近两天也要启程到部队去,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出发,他自己也不太清楚。23日晚上得知儿子邹杨3月25日一早就要出发,为了能完整地陪儿子一天,他特地向部队请了两天假。3月23日晚9时30分,邹明杰开车带着妻子、小儿子连夜从襄阳赶到武汉。晚上开车速度跑不快,一家人到武汉已是凌晨三点多了。24日一大早,邹明杰就来到了学校。

可能由于父亲是军人的缘故,与父亲交流时,邹杨也是站得笔直,举手投足之间有军人的气质。“这次役前训练,班长就是这样严格要求我们的。”邹杨对记者说。

从3月15日起至新兵起运送入军营为止,江夏区人武部组织役前教育训练,邹杨和其他准新兵一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内务训练、思想交流等。这让他对参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1岁小伙即将赴军营,当兵28年的“兵王”爸爸赶来送儿

一家三代人当兵

邹明杰说,家里有爱当兵的传统,他的父亲年轻时当过5年兵,而他自己已在部队当了28年的兵,如今,儿子又入伍,一家三代人当兵。 邹明杰为儿子邹杨的选择感到自豪。

根据征兵命令和国家省市区征兵工作有关规定,国家和省市区明确“优先征集对象”优先,江夏区预定新兵“五优先”中就包括现役军人子女优先。

选择到部队当兵,虽然有父亲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他自己的理想信念。“从小在部队院子长大的,看到的军人比较多,小时候就想着长大能当兵。”邹杨说,考上了大学后,当兵的愿望更加强烈,看到征兵的信息,自己就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邹杨成为了一名准新兵。

在家里,邹明杰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在外人看起来甚至有些苛刻。在家里,邹杨从小就学会了叠被子。上大学期间,邹杨成为寝室里叠被子叠得最整齐的一位。“虽然达不到部队里叠‘豆腐块’的要求,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方正的。”邹明杰为儿子的变化和成长点赞。

“兵王”的殷殷嘱托

当兵28年,邹明杰已经是七级士官、一级军士长,被战友们称为“兵王”——不戴将军军衔的将军。在邹杨眼里,父亲邹明杰几乎成了他的偶像。每次父亲获得军功章后,他总是会欣赏一番,20多年来,父亲获得的军功章不下二十枚。有一次搬家,父亲的军功章丢失了一些,邹杨还替父亲感到难过。

作为士官,能在部队接受28年的淬炼,邹明杰接受过无数次挑选。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在与儿子交流时,邹明杰还说起了刚入伍时当侦察兵时的经历。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7时30分集合,8时开始训练,背着差不多50斤的砖负重跑,脚上还绑着沙袋,进行体能训练,一上午训练下来,身体几乎达到了极限,吃菜夹菜,手都不停的抖。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铸就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尽管已经48岁了,但是每次部队组织体能测试,他并不比年轻人差。

“部队是个大熔炉,希望通过当兵经历可以磨砺他的性格,锤炼他的意志。”在儿子奔赴军营前,邹明杰说出了对他的期待。邹明杰还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儿子,要努力做到自省、自警、自律,哪些方面做得不足要进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报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