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1歲小夥即将赴軍營,當兵28年的“兵王”爸爸趕來送兒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王榮海

視訊剪輯 曾超

實習生 郭昊宇

通訊員 洪培舒 王長甯

“到了部隊,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改掉在家裡的‘壞’毛病。”3月24日,在武昌職業學院,入伍28年的一級軍士長鄒明傑邊給兒子鄒楊整理着裝,邊叮囑他在部隊要刻苦訓練,自覺接受淬煉。3月25日,鄒楊将背上行囊奔赴軍營。

視訊加載中...

父親送兒赴軍營

3月24日上午,在武昌職業學院, 鄒楊正和即将入伍的新兵做着奔赴軍營前的準備。看到穿着一身軍裝的父親鄒明傑來到學校,鄒楊有些驚訝,又感到驚喜。“這麼遠,你們怎麼過來了?”鄒明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聽說你馬上要去部隊了,我和你媽媽還有你弟弟過來送送你。”

3月23日,湖北省今年征集的首批新兵踏上征程。鄒明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隻是知道兒子最近兩天也要啟程到部隊去,但是具體什麼時候出發,他自己也不太清楚。23日晚上得知兒子鄒楊3月25日一早就要出發,為了能完整地陪兒子一天,他特地向部隊請了兩天假。3月23日晚9時30分,鄒明傑開車帶着妻子、小兒子連夜從襄陽趕到武漢。晚上開車速度跑不快,一家人到武漢已是淩晨三點多了。24日一大早,鄒明傑就來到了學校。

可能由于父親是軍人的緣故,與父親交流時,鄒楊也是站得筆直,舉手投足之間有軍人的氣質。“這次役前訓練,班長就是這樣嚴格要求我們的。”鄒楊對記者說。

從3月15日起至新兵起運送入軍營為止,江夏區人武部組織役前教育訓練,鄒楊和其他準新兵一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内務訓練、思想交流等。這讓他對參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1歲小夥即将赴軍營,當兵28年的“兵王”爸爸趕來送兒

一家三代人當兵

鄒明傑說,家裡有愛當兵的傳統,他的父親年輕時當過5年兵,而他自己已在部隊當了28年的兵,如今,兒子又入伍,一家三代人當兵。 鄒明傑為兒子鄒楊的選擇感到自豪。

根據征兵指令和國家省市區征兵工作有關規定,國家和省市區明确“優先征集對象”優先,江夏區預定新兵“五優先”中就包括現役軍人子女優先。

選擇到部隊當兵,雖然有父親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他自己的理想信念。“從小在部隊院子長大的,看到的軍人比較多,小時候就想着長大能當兵。”鄒楊說,考上了大學後,當兵的願望更加強烈,看到征兵的資訊,自己就報了名,經過層層選拔和考核,鄒楊成為了一名準新兵。

在家裡,鄒明傑對兒子要求很嚴格,在外人看起來甚至有些苛刻。在家裡,鄒楊從小就學會了疊被子。上大學期間,鄒楊成為寝室裡疊被子疊得最整齊的一位。“雖然達不到部隊裡疊‘豆腐塊’的要求,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方正的。”鄒明傑為兒子的變化和成長點贊。

“兵王”的殷殷囑托

當兵28年,鄒明傑已經是七級士官、一級軍士長,被戰友們稱為“兵王”——不戴将軍軍銜的将軍。在鄒楊眼裡,父親鄒明傑幾乎成了他的偶像。每次父親獲得軍功章後,他總是會欣賞一番,20多年來,父親獲得的軍功章不下二十枚。有一次搬家,父親的軍功章丢失了一些,鄒楊還替父親感到難過。

作為士官,能在部隊接受28年的淬煉,鄒明傑接受過無數次挑選。這其中付出的艱辛隻有他自己最為清楚。在與兒子交流時,鄒明傑還說起了剛入伍時當偵察兵時的經曆。那段時間,他每天早上7時30分集合,8時開始訓練,背着差不多50斤的磚負重跑,腳上還綁着沙袋,進行體能訓練,一上午訓練下來,身體幾乎達到了極限,吃菜夾菜,手都不停的抖。正是這種嚴格的訓練,鑄就了他頑強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盡管已經48歲了,但是每次部隊組織體能測試,他并不比年輕人差。

“部隊是個大熔爐,希望通過當兵經曆可以磨砺他的性格,錘煉他的意志。”在兒子奔赴軍營前,鄒明傑說出了對他的期待。鄒明傑還用自己的經曆告誡兒子,要努力做到自省、自警、自律,哪些方面做得不足要進行總結,不斷提升自己,這樣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

極目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将奉酬謝。報料微信請關注:ctdsbgfwx,24小時新聞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