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牯岭街上的最后一夜,旧书市前少年拦住女孩表露心迹,开口就是,「只有我知道」、「只有我能帮你」、「我是你唯一的希望」。
真奇怪,少年人总是动不动就笃定到令人发笑,他们从不设限,也不罗列缘由,开口就是一生一世,拍拍胸脯就能摘星揽月。
也许是因为少年的时日还浅,他们只生长了十几年,一个夏天就觉得足够漫长,漫长到以为一辈子也就那样。又或者少年的视界也浅,小公园、学校、棒球场,就已经是好大一片天地,所以一个白衣黑裙的少女,就足够他目眩神迷。
▲从意气风发,到沉默,到疑神疑鬼,到施以暴力在强权的白色恐怖里,父权一步步崩塌
父亲的形象崩塌之后,又经历挚友背叛,在那个摇摇欲坠的夏天结尾,爱情成了少年对抗世界的「孤注一掷」。然而女孩叹了口气摇摇头,「要改变我?我就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变的。」
自以为的捷径原来是歧途,押错注,自然满盘皆输。绝望的少年只好用尽最后力气,在一切都分崩离析时挥出那把「用来自杀的刀」。
我们在电影里看过太多杀人,再酷烈的血肉横飞也早就习以为常,可杨德昌把一个少年犯罪的故事讲到了史诗的长度与厚度。那一刀下去,既是一个青春物语的残酷散场,更是一整个时代,百万人的轰然垮塌。
「后来,我干脆叫他们去帮我租最厚的武侠小说来看。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里面有个老包,全城的人都翘头了,他一个人拿把刀去堵拿破仑。《战争与和平》,其他的武侠书名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一本。」
哈尼是所有人憧憬敬畏的传奇,是混混嘴里好勇斗狠的亡命之徒,也是女孩心心念念的「最老实的人」,他在电影放了一个半小时后才正式登场,海军服喇叭裤,在堪称耀眼的帅气里,竟然一身诗意的温柔与沉静。
▲简直浪漫到了极致
他招呼小四过来坐下,与他闲聊起亡命到台南的岁月,对如今台北的兄弟们一心搞钱满是不屑,说起那本最厚的武侠小说,叫《战争与和平》,又感慨还真想写一本书给自己这样的人看,只可惜太晚了,书读得又少。
他依然是个少年,却也已经有了足以缅怀的往日荣光。他作为一个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归来,所以他说完那些近乎遗言的话,起身在国歌中穿越僵立噤声的人群,如同莫斯科城破后的彼埃尔·别祖霍夫迎向战火,如同唐吉坷德迎向风车,他迎向他的结局。
她注定要出现在每个少年的青葱时代,在落花的艳阳天,背着手路过窗外,白衣黑裙袅娜翩跹,不经意地露出光洁的脖颈和粉藕般的小腿。
她是你对抗全世界的勇气,却也是来自那个世界的最大诱惑。
她是雪白莲花,你甚至不必和她说过几句话,就自顾自地丛生了无穷的保护欲,可她也是扰你清梦的恶魔,一颦一笑就能对你生杀予夺。
小明就是这样的女孩。她的父亲无影无踪,也许死了也许抛妻弃子;她的母亲体弱多病,似乎名声也糟糕,一边带着她颠沛流离,一边催促她早点长大;她总有新环境要适应,新目标要讨好,生活于她无处休憩,只有一个一个的关卡要步步惊心地闯。
所以她自己也成了少年的关卡。
其实小四差一点就幸运地通关,他闯过了学校令人窒息的高压管理,躲过了帮派搏杀的刀光剑影,父权的崩塌一度令他茫然失措,但好在还有「爱情」这一剂灵丹妙药,可他遇到的是小明,这一关,过不了。
她亭亭地立在青春的出口,所有人躲不了,也不想躲,她是你最旖旎的灾厄,也是你最残酷的老师。
说起来,我也曾学过你两节课呢,这前后十年当作学费给你如何?谢谢你来过,也谢谢你赠我空欢喜,更要庆幸你留我这一场劫后余生。即使你从不讲解,只我自己领悟,也已经,很足够。
学校隔壁的片场是小四经常翘课去的地方,有一次他从那儿趁乱偷了警卫的手电筒,从此就别在腰间。眷村的生活条件恶劣,夜间时常断电,与夜色里的搏杀比起来,现代文明之光实在有点儿脆弱。他持着手电筒,一晃一晃,走过那个夏天的惊心动魄。
▲小公园帮为哈尼复仇的雨夜,黑暗里的殊死搏杀
后来他回去无人的片场,静坐一会儿把手电筒归还,就这么摆在写满虚构的剧本之上。离开时偶遇导演,导演问起曾来试过镜的小明,「她真好,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真自然。」
小四愤怒地打断他,「自然?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还拍什么电影?你拍的都是什么玩意?」
少年曾经从电影里拾起光亮,以为从此就能照亮前方。后来发现拍电影的人连真假都分不清楚。于是他的腰间换了一把匕首安放。
他用这把匕首连捅了小明三刀,然后呆立在人来人往的牯岭街头。
最先是两个女学生注意到了杀人事件,接着戴眼镜的知识分子也注意到,不安和恐慌开始蔓延,而自始至终画面里,那几个身穿警卫制服的人,只顾着低头翻看旧书,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饰演小明的杨静怡后来去美国留学,留在纽约当了一名会计。
▲有情有义的小猫王
饰演小猫王的王启赞后来凭借杨德昌的《麻将》拿了金马奖最佳男配,再后来退出电影圈,开了一家改装车工厂。
▲那时张震尚未长开眉眼,谭志刚似乎才是颜值担当
饰演小马的谭志刚因为俊朗的混血儿外表曾被视为影坛新星,然而《牯岭街》上映两年后,他在一次露营中不幸车祸身亡。
饰演滑头的陈宏宇一直也被传言不在人世,其实他现在是个文采斐然的作词人,萧亚轩、邓紫棋、韩庚、张靓颖,都唱着他的作品。
饰演哈尼的林鸿铭恰好在片约接踵而至时骑摩托车摔断了腿,养伤的时候结识了如今的妻子,后来夫妻两人开了家只卖咖啡豆的咖啡店。这个电影里短暂出场然后光芒万丈的少年,于是也惊鸿一现,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平凡时光。
饰演小四的张震,后来继续在演戏。
从来人生萍聚只是偶尔,各自天涯才是常态。有些人宁愿烟火般升腾陨落,也不要蒙着被子睡上一觉,等什么明天的太阳出来就好。
毕竟有些夏天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在日本电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里面,旧书市之神声称这世上所有的书都联系在一起,他侃侃而谈,从福尔摩斯到大仲马到横沟正史到芥川龙之介再到太宰治,果真绕口令一般连因带果地说了一大堆。
牯岭街在五六十年代以旧书古玩集市而闻名台湾。漫长的四个小时里,我偶尔走神想起这段时间看的电影,学着旧书市之神把它们也串联起来——
北野武版本的《座头市》是对胜新太郎版的致敬与颠覆,胜新太郎的经典「座头市系列」中有一部是《座头市与用心棒》。
黑泽明于1961年拍摄的《用心棒》不仅开创了日本剑戟片的经典模式,塑造了「椿三十郎」这一不朽武士的形象,还直接启发了赛尔乔·莱翁内的「镖客三部曲」。
二十年后,莱翁内执导的「往事三部曲」中的《美国往事》启发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果然这世上所有的电影,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前年的第53届台湾金马影展主题就是《牯岭街》摆在华语里可能还要争个高低,台湾电影里这就是第一
【题外话】
第三段用到一个家乡方言——雪白莲花
本意是形容女孩皮肤白,是个形容词
不过我向来喜欢胡乱用词
父老乡亲莫怪。
上一篇推文是《霸王别姬》,这次写《牯岭街》
恰好是目前我的华语top2
前后两篇,也恰好隔了一年
看完《牯岭街》我一度陷入了去年的惶然
有太多话不吐不快,却又无处落笔
只是《霸王别姬》踌躇月余
开头还特意写上一段讨饶
到《牯岭街》却只一个周末就硬起头皮
想想,也算是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