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武帝削藩中的智与谋

晁错的削藩策失败被腰斩后,七王并未停止反叛朝廷,周亚夫虽历经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首的几个藩王自杀,但七国的根基尚在,并未触动其根夲制度。经若干年的发展,七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兵力強盛,经济繁荣,时刻威胁中央集权。削藩势在必行。現时各侯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成为政令统一的隐患。武帝继位后,为实行中央集权,限制侯王割据的势力,采纳了晁错、贾谊的政治思想,认为彻底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势在必行,缓则骄奢而易为淫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強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此时中大夫主父偃建议:令诸侯王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除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囲内分割封地,建立侯国,把大的王国柝分为较小的王国与若干个小侯国,这样,侯王的其他子弟都得赏所愿,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主张,在各诸侯国实行推恩令。这样做表面上是对各侯王的子弟施以恩德,实际上是要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这样以来,中央达到了削藩的目的,巩固了中央集权。诸侯王认为肥水没有流入外人田,疆域都分给了自已的儿子,和以前并无区别,因此得到了诸侯王的拥护。又避免了诸侯王叛乱的可能。

晁错削藩遭到了七王极力反对,以至发生七国之乱,晁错是在错误的时间,失势的情况下強行削藩,失败在所难免。

汉武帝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名义上是为各藩王的子孙着想,使他们不加戒备,实际上达到了削藩的目的。相较于晁错的强行推行削藩的策略要高明有效的多,这就是汉武帝的超乎常人之处。其谋略智慧可見一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