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工作中,民警保持真心、真诚、真实的工作态度,是成功化解矛盾的根本前提。”平安,是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是肖堰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对这个山区小镇的郑重承诺。
襄阳市南漳县公安局肖堰派出所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积案清零,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2019年以来,肖堰镇持续保持着“零上访”记录。
让我们跟着王菁华所长,一起探究肖堰的“枫桥经验”创新实践。
“真心”帮助,七年恩怨得到解决
王菁华刚调到肖堰派出所不久,就遇到来派出所“喊冤”的蔡某,扬言再处理不好就不走了,吃住都要在派出所里。原来,蔡某曾被人造成轻伤,因对案件处理不满,她连续七年上访,成为派出所的“常客”。七年前,蔡某跟着本镇的冯家两兄弟打工挣钱,由于其中一笔工钱没有算明白,与两兄弟产生了矛盾,这天喝醉酒的冯某在街道和前来要工钱的蔡某相遇,二人言语不和发生争执、扭打,冯某被蔡某骑在身下,冯某酒醉的弟弟闻声加入厮打,蔡某不敌。街坊群众将双方拉开,蔡某左脚疼痛站不起来。报警后,民警走访调查了所有在场群众和双方当事人,但所有人包括蔡某自己都说不清受伤原因。经医院检查,蔡某左脚踝骨外侧骨折,法医鉴定为轻伤,因双方对致伤原因存在异议,一直未能结案。
听了蔡某陈述的情况,王菁华承诺一定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这件事,坚决不让蔡某再跑冤枉路。王菁华反复查阅当年案卷资料,重新走访围观的群众,约来当事人兄弟俩和蔡某分别到现场反复推演事情过程。在有理有据的推断面前,经过对冯某弟弟的耐心引导,基本确定是其醉酒参与殴打时,误踩蔡某造成的伤害。对于这个结果,双方心服口服,达成和解赔偿协议。蔡某给派出所送来锦旗,并燃放烟花爆竹表达感谢。
调解心得:“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民警真心从群众立场出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道理,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能找到妥善处理矛盾的机会和方法,将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
“真诚”沟通,20年心结终被打开
居民陈某,因为对1997年其弟弟的案件不服,坚持上访告状20多年,是肖堰镇的信访“钉子户”。所长王菁华为化解矛盾,每次回县局办事,一定要到陈某在城关的家里坐坐,经过一次次滴水穿石式的思想工作,陈某的全家人都反对陈某再去上访闹事,但陈某一直对派出所的解释和劝说嗤之以鼻。
2017年9月,陈某回肖堰办事,王菁华诚恳邀请她到派出所会议室,组织全所民警辅警一起召开警民恳谈会,请陈某讲述当年案件经过,以及她对派出所哪些工作有意见,然后派出所民警也陈述了案件办理过程,进行剖析反思,王菁华组织民警辅警展开执法讨论,并对此案20多年未能妥善解决向陈某表达歉意。这一堂特别的“警民恳谈”让陈某胸中多年的怨气一吐为快,解开了心结。会后,王菁华抓住时机反复登门,法、理、情并重反复开展工作,最终融化了陈某心中的“坚冰”。此后,陈某与王菁华姐弟相称,再没为此事上访过,反而称赞派出所民警工作耐心细致,遇到问题,也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和王菁华商量。
调解心得:真诚聆听群众倾诉,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剖析,除了为群众提供一个情绪出口,更重要的是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多一些换位思考,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执法水平。对化解基层矛盾、密切警民关系有很大帮助。
“真实”为要,“法”“情”相融破解难题
幸家坪村陈某与秦某以前住在一个四合院内,陈某搬出多年。由于旧房年久失修,秦某准备拆旧建新,陈某认为侵犯了自己的产权,于是在挖机施工时,冲进工地强行阻工,与秦某夫妻发生拉扯。陈某的丈夫报警称:妻子被秦某两口子殴打致伤,并出具了好几张双方扭打在一起的视频截图。陈某的丈夫扬言:“如果派出所不处罚秦某两口子,他将拿着截图一级级往上找(上访),还要把截图发到网上,让全国的网友们评评理”。王菁华接到报警后,一边安排调查取证,一边劝解双方不要激动,要相信公安机关一定会公正处理。在要求陈某的丈夫的提供完整视频时,他却以各种理由拒不提供,并一面组织亲友通过微信群制造舆论向派出所施压,一面拿着照片找上级反映。
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经过多方走访,民警最终获得了现场完整视频,还原了事件过程:当时,旧房工地正在拆除,陈某要冲进工地阻止施工,被秦某夫妇抓住双手阻止,在僵持力竭后,陈某后仰躺倒地,并自发用后脑勺往地上碰撞,秦某见状连忙用脚背垫住陈某头部。虽然事后鉴定,陈某的后脑表皮有擦伤、双手腕处有淤青痕迹,但整个过程中,双方都没有出现任何殴打伤害的行为。
调查清楚后,王菁华带领乡镇干部和律师找到报警人陈某的丈夫,一遍遍地播放现场视频,从法律角度讲清双方行为非殴打动作的界定结论;又根据秦某垫脚保护陈某头部的动作,从情理角度强调两家曾同住一个屋檐下,邻里感情依然还在,最终解决了阻工纠纷。随后,肖堰派出所又向党委政府汇报,协调县人民法院上门开庭,理清旧房产权纠纷,既从根本上化解了矛盾,又让全村群众接受了普法教育。
调解心得:“公平正义”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在处理有预谋的矛盾纠纷时,面对群众“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认识,民警千万不能迫于压力偏听偏信,必须真实、全面地搜集证据,用事实说话、以法律为纲,只有公正的处理结果才能让群众信服,这样的工作才能赢得群众尊重。
先“枫”人物说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是基层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工作中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和关键作用,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公安机关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用耐心细致的公安实践解开群众心结。
——王菁华
制作: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