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还有多少人想在生活中听到京剧呢,就像听歌或是看电影一样?

你有多久没看过京剧了?还是,你从没看过京剧呢?提起京剧,你会想到什么呢?我映像中看过的京剧,就是每年春晚上看的一小节片段,现在春晚不看了,京剧也就不看了。而提起京剧,我首先想到的剧目是《霸王别姬》。当然了,我没看过真正的这场戏,我只是看过电影《霸王别姬》,电影中程蝶衣一代名伶的戏和人生,每每想起都让人不胜唏嘘。
就像电影中师傅说的一样,百年前的京剧,赶上好时候了。虽然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但剧中程蝶衣段小楼登场的时候,底下满坑满谷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比起现在德云社张云雷登场时,尤有胜之。就是在现实中,梅兰芳大师的戏也是一票难。而且当时更是名家辈出啊,“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
四大名旦
“前后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冬皇“孟小冬都是名扬海内外的角啊!我一个不看戏的人,现在还知道他们的名号,当时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而百年间风云变幻,京剧竟变成了现在这种急需保护,一票难卖的状态,每每想起也让人不胜唏嘘。
孟小冬
作为一个连戏迷都不算的路人甲,我也是前不久看见关于德云麒麟剧社的新闻时,突然想聊一聊它,聊一聊我们要保护的国粹。既然说到麒麟剧社,那就不得不提郭德纲了,他可是个大戏迷啊,虽不是专业出身,但常常在麒麟剧社演唱京剧,过自己的戏瘾,而且票还卖的不错。但很多人是冲着郭德纲去的,而不是京剧。
京剧,现在真的是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了,至少我身边没听说有人喜欢听京剧,网上关于京剧的消息也不多。为什么没有人听了呢,我觉得是离我们太远了。
京剧,作为戏剧的代表,我觉得它是中国的歌剧。它不仅仅是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还得有令人喜闻乐见的故事。百年前,封建王朝逐渐覆灭,但人们对封建王朝里发生的故事仍兴趣十足,故事中的帝王将相,王朝更替,人们感觉并不遥远,也很有兴趣听一听、看一看。现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却少有新的故事来吸引现在的观众。上一次有新的故事,还是几十年前的八大样板戏,也确实吸引了当时的一大批年轻人喜欢上看戏,但那已是京剧最后的辉煌了。如今的现状在我看来,京剧就是一个不愿意跟着时代和反映时代的艺术,也被这个时代甩在了身后。
为了写今个的东西,我之前稍微翻了下关于京剧名家的资料(怕自己记得有错漏,核实一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以前的名家,都是不断创新,结合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的,比如:梅派,荀派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现在的名家,是以当年名家的二代三代为主,鲜有能自成一派的。再看看新闻,宣传京剧时,都说这是传统的、正宗的京剧;演出京剧时,更是不能和传统的出一点差。要我说,都这时候了,要这传统的、正宗的架子有什么用,直接让大家撒开了去试,去创新,万一真有个成了的,不就又能把京剧带火一把么?我知道一个行业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就是它里边很多公司野蛮生长,勇于创新的时候,我想艺术也大抵类似吧。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人们不喜欢看京剧,却喜欢听戏腔。最近两年很多带有戏腔的古风歌曲流行于短视频平台。《虞兮叹》、《游山恋》、《游京》、《官山酒》、《十年人间》等都是这两年热门的歌曲。而之前,《戏说脸谱》、《花田错》这种带有戏曲元素的歌曲,传唱度也极广。可见,我们对戏曲的腔调接受度很高。所以我想,如果能有更过京剧元素的歌曲流行起来的话,或许会有人由此喜欢京剧的唱段,从而以点破面,带动京剧的整体发展。
关于京剧,我大致就写这些了,结个尾吧:
虽然它一直在离我们远去,但作为国粹,我仍希望它能够重现辉煌。现在我们国力蒸蒸日上,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与日俱增,新国潮的风正席卷全国。不止京剧,还有昆曲、黄梅戏等传统戏剧,可以借着这股东风,在这盛世的舞台留下自己的辉煌。毕竟它们的身体里不仅蕴含着我们中华的诗句和音乐,也蕴藏着我们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