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在关于人类发展的厚重史册里,记载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其中被动的迁徙是人类解决内忧与外患的最主要方式,而在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迁徙则更多是为了满足人类探索与发现的本性。

我们总是在渴望能像哥伦布一样,在漫长的旅程中对目的地心驰神往。就像今天即将讨论的“gt”车型的概念,它也同样诞生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精神中。

究竟什么是“gt”?汽车品牌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从使用角度来说,“gt”是一类能让你看完顿觉高雅,开起来大呼过瘾,同时又能在长途旅行中保持西装、衬衫干爽且清新的汽车。更为形象的描述: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最早用修长的前置发动机舱,以及2+2式的座椅布局定义了“gt”的精髓。

用语言去描述定义,永远不如举例子直观、实际,就像将阿斯顿·马丁db11和polestar1集合在一起,显然前者更符合上文中关于“gt”的所有描述。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阿斯顿·马丁家族最重要的核心成员,db家族的成员一直扮演着大型gt跑车的角色,它不像vantage那样玩命在赛道性能上“死磕”保时捷911,也不像vanquish那样只为炫耀绅士格调与富足感。

在根正苗红的意大利gt鲜有推出的当下,英国人接过了传统gt车型的接力棒。除了那辆广受好评,具有德国血统的宾利欧陆gt外,英德两国文化中对于“gt”的不同理解,让阿斯顿·马丁db11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兼修。

在这个传统汽车礼仪、定位规则礼崩乐坏的年代,面对阿斯顿·马丁db11这样的传统gt车型,我们这些车迷应该感到庆幸—曾经专属于gt车型的优雅车身侧面轮廓还在,车头与车尾黄金分割比例还在,标志性的进气格栅还在,蚌壳式发动机盖也还在。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千万不要觉得阿斯顿·马丁的设计师偷懒,在整体保持着传统gt车型怀旧设计氛围的基础上,设计师还巧妙加入了创新的双色悬浮式车顶,更加低矮的车身以及融合在圆滑尾部的折角。

如此的新老交融,成就了阿斯顿·马丁db11艺术般的设计格调。毫不夸张地说,仅凭这外观设计的超凡脱俗,db11也有足够的资本登上50年后经典车优雅竞赛的领奖台。我敢说有一半以上的车主是不在乎发动机舱内到底是一台v8还是v12发动机的,好看且氛围感不俗,这就足够了。这样的用户画像,也能将传统的跑车用户和gt车型的拥趸区分开来,他们一个理性得头头是道,一个感性得全然不顾。

相比于激进的动力输出性格,绝大多数阿斯顿·马丁db11的主人愿意用惬意的姿势坐在宽敞的车厢内,感受各种豪华内饰材料组合而来的“感官交响乐”。精致的nexus绗缝、星空图案穿孔,以及质感如同肌肤一般的真皮内饰,如果你不真正了解gt车型的概念,你也不会明白为何db11的设计师会像本田飞度的设计师一样对空间有执念。db11前排的头部空间较db9增加了10毫米,后排的头部空间增加了54毫米,腿部空间增加了87毫米,2+2的布局也足够放置行李或是在浪漫的双人旅途中接驳两位朋友。看着db11如此曼妙的车身造型,你绝对想象不到它的后备箱可以容纳两个高尔夫球包,isofix接口可供安装两个儿童安全座椅。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拥有多重执念的阿斯顿·马丁db11更像是当下汽车产业对于传统精工细造的汽车生产模式的一种最高形式的总结。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带有崭新意义的新车型的诞生,db11这样流淌着古老探险家血液,以纯汽油机驱动的gt车型在今后只会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失。

没有人能陪你走完一生,阿斯顿·马丁db11也不例外。接下来和“gt”有关的路该如何走?或许标榜自己为新世代gt车型的polestar1代表了一种可能,或者说是一种方向。

想要站在“gt”现有概念的肩膀上做出点儿全新的成果,想想都觉得困难,不过polestar1着实有这样的魄力。除了在设计上展示了新世代gt的标新立异,polestar1更能通过它强大的性格让你在奔向未来的伟大旅途中,依然有如哥伦布航行时的心潮澎湃。

顺应着全球的发展趋势以及政治正确的理念,polestar1成为了一辆令人耳目一新,驾驶过后让人心动不已的gt车型。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一个独立品牌,polestar用毫不妥协的品牌精神,以及不计成本的市场策略打造了polestar1。仅仅上网翻看两张棚拍照片的你,是绝对感受不到polestar1身上极致的设计手笔、专注的细节推敲以及有趣的驾驶特性的。

老实说,polestar1是一辆典型的,只有真正见到方才觉得优秀的汽车。1年前我在上海接触polestar1试装车时,就清晰地感受到了其真香的内核。此次驾驶量产版本的polestar1,更加完整、完善的它依旧散发着令人无法拒绝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绝不是传统的高科技、高续航电动车可以比拟的,颠覆了传统的polestar1会让你惊叹,原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拥有如此充满温度的性格。

在设计层面,你依旧可以用“优美”、“流畅”这样的形容词来概括它的车身线条,但与传统gt车型的区别,也只有通过摄影师来捕捉那份别样的美。从技术层面来说,车身上大幅使用的碳纤维材质是影响polestar1整体造型的最重要因素,它令polestar1拥有了比传统gt更低的车顶线条,同时拉宽了整个车身。这样的变化不仅令polestar1相比传统gt车型更具现代感,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便于设计师发挥想象力。

典型的北欧风格的设计语言,让polestar1对于浪漫的诠释更趋于冷艳。初识这辆gt,它并非是“热情似火”,比如眼神犀利的“雷神之锤”大灯,比如更锐利的腰线折角,再比如充满肌肉感的外突轮拱。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证据,即便定位于新世代的gt,polestar1的设计师团队也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它的设计灵感原型来自于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gt—沃尔沃p1800。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如果说曾经的gt是让人感受一气呵成的美,那么作为新世代gt的代表,polestar1展示的是其集大成的精彩细节。无论旧与新,它们都能让人在驾驶前有个好心情。

来到车内,polestar1依旧能让你保持好心情,在真正开动前,polestar1就能首先让你对车内的一众彩蛋探索一番。不可开启的全景天窗,除了能隔绝95%的热量和紫外线,设计师们还巧妙地在车内使用投影的方式将polestar的星标投射到了这块玻璃上。

我始终相信,有趣的人才会设计出有趣的汽车,而当我打开polestar1车尾的储物空间后,这种感受达到了顶峰。延续了传统gt车型刻意显露发动机与性能的规则,polestar1在车尾储物空间的隔板上,展示出了自己作为一辆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独特之处—有机玻璃材质的盖板下,展示的是工整的线束和接头,粗壮的橙色电源线显得格外抢眼。这样的“骚操作”一定会令不少人神魂颠倒,而这样的细节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gt车型拥趸一贯闷骚的属性。

如同藏在后备箱里的秘密,polestar1的前机舱内也埋藏着让机械控们爱到不行的欧林斯(Öhlins)悬挂手动调节旋钮。先不谈效果,以及真正行驶起来的感受,仅仅是打开轻盈的机舱盖,看到那个带有图标和刻度的调节面板,是不是情绪就已经到位了?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那么身为新世代gt的polestar1究竟开起来如何呢?只抛出608马力、1000牛·米的账面数据显然是片面的。没有传统gt车型的大排量、多气缸发动机,polestar1仍旧能够依靠科技来塑造如阿斯顿·马丁db11加速时浑厚有力、气定神闲的气质。

关于polestar1,你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对于传统gt沉稳性格的致敬。尽管数据恐怖,但开起来它不会让你胆战心惊、手心冒汗。滋滋作响的电流声以及发动机介入工作时的震动,是它和传统gt驾驶起来唯一的区别。这种区别并不会让你感到反感,反而会让你产生好奇,进而继续去享受由这份宁静所收获而来的速度,以及那种神奇的感觉。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polestar1中的新,更多是一种感受层面令人惊喜的体验,它的本质在于提供了一种更符合时代发展形式的美好。驾驶polestar1就像是在玩一款重置版的经典游戏,游戏的画面、操作都有所调整与变化,但一听到熟悉的游戏背景音乐,一开启熟悉的剧情任务,曾经的那些快乐瞬间都回来了。

所以,不要问我阿斯顿·马丁db11和polestar1更喜欢哪个,因为在我这个疯狂的虚拟足球游戏爱好者看来,它们的区别更像是实况足球和fifa,这俩游戏我都买了。这两辆gt,我再努努力吧。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撰文:娄der

摄影:贾宾

你喜欢老“gt”还是新“gt”?

欢迎分享给我你的理由!

ramp之选重磅推出

更多杂志周边欢迎选购

赶紧戳下方了解吧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

《驾道rampstyle》

标新立异,新世代“GT”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