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作者:宇宙小百科

蝗虫群移走了,留下的牧场很少。关键时刻,一大群鸟儿从天而降,降落在草地上,捕杀肆虐的蝗虫。

几年前,新疆北部爆发了一场重大蝗灾,全境影响草原面积超过3000万亩(201公顷),蝗虫群聚集迁徙,牧场所剩无几。在Karameri保护区北部,每平方米有100多只蝗虫啃食牧场,沙漠草原上的"草-畜-人"食物链遭到破坏,人工蝗虫根除收效甚微,保护区内的大型食草动物已经面临"粮食砍伐"危机。

就在人们无奈的时候,有一天,我不知道该飞到哪里,一大群比喜鹊略小的鸟儿,它们从天而降,落在草地上捕杀肆虐的蝗虫。在大约三天的时间内,蝗虫的密度大大降低,蝗虫的危险被消除。那么,这个精灵在哪里神圣,又有多神圣呢?最初,这通常被称为草原上的"蝗虫收割机"——粉红鸵鸟。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粉红鸵鸟属于鸟雀科、鸵鸟科、鸵鸟属。鸵鸟科是一个大家族,有28个属114种,成员遍布世界各地,仅在中国就有3种18种,其中一些是相当有名的,比如可以说八兄弟和兄弟是他们家族的成员。粉红鸵鸟是鸵鸟家族的普通成员,中等大小,成年体长19~22厘米,体重60~73克,飞羽,尾羽为亮黑色,背部、胸部和两肋为粉红色,故称粉红色鸵鸟。雌性的毛发与雄性相似,但更暗淡。粉红鸵鸟主要分布在东欧至中亚和西亚,冬季迁至印度等南亚温暖地区冬季,中国新疆是粉红鸵鸟的主要繁殖地。粉红鸵鸟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有日出和日落的工作习惯,也喜欢活泼,经常聚在一起不断制造噪音。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每年5月至6月,粉红鸵鸟都会成群结队地迁徙到繁殖地,先在食物丰富的低山区,再成群结队地占据石堆、悬崖缝隙等,选择筑巢地点。为了争夺有利地位,雄鸟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战斗。雄鸟的上部羽毛被展开以恐吓其他雄鸟并吸引雌性。经过几天的选拔,最终形成了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开始一起筑巢,准备繁殖后代。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粉红鸵鸟每年繁育一代,每窝产卵3~8只,雏鸟破壳15天后孵化,产卵后父母15~20天与父母一起离开巢穴,离开巢穴后还需要父母觅食一段时间,并跟随父母学习捕食技巧。粉红鸵鸟吃得很多,每只成年鸟每天吃120到170只蝗虫,这些黇鸟的总重量超过了鸟类本身的重量。随着雏鸡的长大,它们的食物摄入量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成年鸟类。良好的食欲和大量的食物摄入是粉红鸵鸟成为蝗虫杀戮力量的原因之一。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粉红鸵鸟善于团队合作,群体生活是它们的主要社交行为特征。无论是在长途旅行中,还是在后代繁殖的筑巢地,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当它们外出觅食时,它们会一起旅行。研究人员已经观察到超过10,000个粉红色鸵鸟迁徙群体,鸟类穿越天空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覆盖日。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移徙群体的数目为30至150个。

迁徙到繁殖区后,粉红鸵鸟成群结队地聚集,开始在成堆的岩石中筑巢。该社区靠近,每平方米有2至5个巢穴,巢区可容纳数百个"家庭"。虽然看起来很拥挤,但彼此可以相处融洽。每天早上,生活在同一巢区的鸟类一起出发觅食,大多由30至120只鸟群组成,有时不同巢区的群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群体。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粉红鸵鸟采取成群猎物的形式,那不会出现"鸟多虫少"的局面吗?他们会为了食物而互相争斗吗?不,因为聚集成群结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生存策略。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蝗虫有先天伪装服,我们通常称之为保护色,它们的体色与环境一致,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不仅如此,蝗虫的颜色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蝗虫静止时,它们很难被捕食者发现,这使得粉红色鸵鸟更难捕食。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然而,蝗虫在静止时很难被发现,一旦移动就很容易被发现。为了生存,粉红鸵鸟进化出了一套对付蝗虫的策略。它们形成大型群体,靠近地面飞行,并波浪向前移动。飞到它们前面的鸟儿利用气流和它们的叫声来打扰蝗虫来暴露它们,而跟随的鸟儿则迅速捕食受惊的蝗虫,并不断交换鸟儿之间的空间位置,以确保每只鸟都有机会捕猎。在动物世界中,如果一只动物集体依靠从其藏身处吓唬猎物,然后捕食它,那么,随着猎物有效密度的增加,每个人等待猎物的时间都会缩短,捕食效率也会相应提高。粉红鸵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呼应前后,蜜蜂都有序列,显示出捕捉蝗虫的能力。这是大自然赋予粉红色鸵鸟的智慧。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在产卵和孵化期间,近一半的雌性粉红色鸵鸟留在巢穴中,在此期间很难成群结队地聚集。那么,当数量足够小,以至于被远未满足觅食需求的蝗虫干扰时,粉红鸵鸟呢?聪明的粉红色鸵鸟会走一条不同的路。正如我们熟悉牛背和水牛之间的共生关系一样,粉红鸵鸟跟随大型食草野生动物或畜群,围捕被这些大型动物吓到的蝗虫。这样,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觅食效率,而且有效控制了蝗虫的数量,保护了大型食草动物的饲料。回想起来,这是一次奇妙的合作——粉红鸵鸟杀死蝗虫,保护大型食草动物觅食的草地,大型食草动物帮助粉红鸵鸟提高摄食效率,这是互惠互利的。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容易发生蝗灾的国家,灾害的范围和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蝗虫爆发的历史记录比比皆是,例如《河书》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在一次蝗灾记载中说:"到元19年,大部分首都,燕南、燕北、江河、山东、河南60多个地方都是蝗虫,幼苗和草都枯竭了,到了一天,阻碍了人和马,不能排队,填坑都是有利可图的。饥饿的蝗虫捕食,或使它们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这样做,它们会互相进食。"这是对蝗灾最可怕的描述。蝗灾不仅对前几代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造成了许多饥荒、疾病甚至社会动荡。近代以来,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蝗灾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近年来,由于区域性气候干旱、全球变暖和生态平衡破坏等因素,蝗灾已呈现出死灰复燃的迹象。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新疆北部荒漠草原面积广阔,自古以来就是哈萨克牧民的游牧草原,一些隐蔽而丰富的荒漠草原是牧民不可缺少的越冬地。然而,每年春天,这里蝗虫频发,影响面积近1000万亩。在化学蝗虫根除投入中,严重污染环境和效果不好,人们开始重视生物蝗虫的根除,粉红鸵鸟已经成为牧民心中的"蝗虫收割机"。

为了保护粉红鸵鸟,使这些"蝗虫收割机"更好地维护草原生态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疆开始采取人造石堆的形式,为粉红鸵鸟提供筑巢场所,以吸引粉红鸵鸟为目的。据悉,新疆每年人工吸引粉鸵鸟10多万只,有效控制蝗灾面积达数千万亩(1亩,0.067公顷)。

被称为"蝗虫收割机"的鸟类通常"在它们所在的蝗虫中"

如何达到人工吸引粉红鸵鸟的目的?研究人员发现,聚集在一起觅食的粉红色鸵鸟往往来自同一个巢穴或几个相邻的巢穴,并且鸵鸟没有选择小堆石头作为筑巢地。因此,在人工采摘时应充分考虑人工巢域的面积和巢域之间的距离,以利于形成大型觅食群。研究人员还发现,除了一定量的饮用水外,粉红鸵鸟还需要一些浅水区洗澡,每天晚上回家前,粉红鸵鸟都会集中在水的周围进行洗澡。因此,在手动招聘时也应充分考虑水源。为什么粉红色的鸵鸟在晚上洗澡?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它们的清洁行为之一 - 从身体手表上洗去寄生虫,以避免被带回巢穴,传播到幼虫或在巢域内传播。

粉红鸵鸟是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贡献,然而,有些人向它们伸出了罪恶的手,它们绕着网捕捉成群的粉红色鸵鸟作为猎物出售。因此,为了有效保护这种有益鸟类,我们应该向邻国巴基斯坦学习,将粉红鸵鸟视为严格保护的有益鸟类。

让我们好好照顾蝗虫收割机,粉红色的鸵鸟,让它们守护我们的草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