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侃,字士行,原是鄱阳郡人。吴国被西晋平定后,陶侃家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也比较贫寒,年轻时当过寻阳县的官员。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探访陶侃,仓促间没有东西待客,陶侃的母亲竟截断头发做成两个假发卷,陶侃用母亲的头发换得酒肴,饮酒饮得极尽兴致,就连范逵的仆人也觉得超过期望。等到范逵上路,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问道:“你想在郡里面做官吗?”陶侃说:“想啊,只是被没有门路困扰罢啦。”范逵拜访庐江太守张夔,在太守面前夸赞陶侃,张夔就召陶侃做了督邮,兼任枞阳县令。一次张夔的妻子有病,需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接医生。当时正值寒冬大雪,众属官对这事都感到为难,只有陶侃说道:“我们应把侍奉郡守当成侍奉父亲。郡守的妻子如同是母亲,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呢!”于是自己请求前去。众人都佩服他的义气。
升职做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闹饥荒,山夷县发生许多行船被强盗拦江打劫的事。陶侃命令众将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前来,被活捉几个人,(经过审问)这些人都是西阳王司马羕的随从。陶侃就调遣军队进逼司马羕,命令其交出以往打劫的那些人,陶侃在钓台整顿军队作为后继支援。司马羕将属下二十人捆起来送交陶侃,陶侃斩杀了他们。
从此以后,水路陆路打劫的全被清除,流亡在外的人纷纷返回家乡,把道路都塞满了,陶侃尽力组织财物赈济他们。他又在郡东部设立山夷县的集市,县上也借此收获许多好处。当时,周顗担任荆州刺史,起初镇守浔水城,强盗掠走他许多百姓。陶侃使部将朱伺救援他,强盗退到保泠口。陶侃对众将领说:“这些强盗一定会改道奔向武昌,我们应该回武昌城,昼夜兼程三天可以到达。你们谁能忍受饥饿进行战斗?”部将吴寄应道:“我打算忍受十日饥饿,白天杀敌,夜间捕鱼,完全能够救济自己。”陶侃说:“你是一位健将啊。”敌人果然增兵来攻打,陶侃派朱伺等迎头反击,把敌人打得大败,缴获了他们的武器装备,杀伤了很多敌人。
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磨砺志向勤勉努力,都像这样。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为官勤恳,恭敬有礼,敬老爱幼。他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远近的人来信,他都亲自答复,文笔流畅,不曾有一点晦涩。招待或送行及时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的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部下有时聊天游戏荒废公事,他就让人拿走酒器和赌博的器具,全都投到江里;对小吏、军将就惩罚鞭打,他说:“赌博只是放猪人戏玩罢了!《老》《庄》浮华不切实际,反对先王符合礼法的议论,是行不通的。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做法呢!”有人送来礼品,他全部询问物品来处。
如果是自己出力劳作而得到的,即使微小也一定很高兴,安慰赏赐多倍;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非常严厉地呵斥羞辱,退还他的礼品。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做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随便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来戏玩!”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当时造船,木屑和竹头他全让人收起来管好,人们都不理解这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刚晴,大厅前雪化了还很湿,于是用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