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钢琴家孔湘东今天为什么来"带货"?走出他们心中的"心灵迷宫",回到温暖的社会

作者:上观新闻

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今天在上海科学馆举行,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康复协会共同主办。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年心灵,青年青年",这是自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以来,中国第三次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钢琴家孔湘东今天为什么来"带货"?走出他们心中的"心灵迷宫",回到温暖的社会

帮助儿童青少年走出"心灵迷宫"

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同时,童年和青春期也是一个"风暴"阶段。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始于童年,大约一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15岁之前暴露,四分之三的精神障碍患者在24岁之前首次出现精神症状。因此,童年和青春期是我们倡导全生命周期精神卫生保健的重要时间节点。

目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不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5年全世界有多达10亿儿童遭受身体、心理或性暴力;自杀是15至19岁人群的五大死因之一,也是15至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该国3.4亿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患有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精神科专科医生和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人数逐年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学业、社会和发展潜力,而且延伸到成年期甚至一生,最终影响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进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浩呼吁,家长要像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和协助孩子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今年9月1日,在上海市教委和市交通管理局的支持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带领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组建并实施了"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今天重新组建并正式上线。自试运行以来,"962525"赢得了广大公众的信任和赞誉,一个多月的答题时间超过今年前八个月,总答题数、儿童青少年占公众心理健康需求的四分之一已得到充分释放。为了让这条心理热线更加火爆,帮助更多的人记住和发现它,"962525"标志——红色的"心迷宫",今天也在与公众见面。徽标的主体是一个"心脏",就像一个"迷宫",代表着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进入心理迷宫,热线是帮助公众解决幸福的结,走出迷宫的支持和帮助。

钢琴家孔湘东今天为什么来"带货"?走出他们心中的"心灵迷宫",回到温暖的社会

他们在《甜蜜的房子》中勇敢地说话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了解精神康复背后的故事,消除偏见和歧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全市16个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和阳光之心公园街道,共同搭建了精神康复工程在线销售平台"甜蜜之家"。精致的编织袋,优雅的竹雕,华丽的抽象画......今天,绿丝带"携手共进"精神康复产品公益现场销售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精神障碍患者作品首次以"康复故事和网播销售"的形式向公众展示。

"理解每一个痛苦,倾听每一个帮助,支持每一份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谢斌说。正是这种"开放、合作、包容、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让上海的精神康复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让精神障碍患者有了良好的康复资源和平台,也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融入社会、自力更生的机会。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王爱芬在活动中发起了一项倡议,呼吁有爱心的人和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和接受精神残疾人士,然后是市卫生健康委、市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中心、 等联合推出"甜蜜之家"网上商城及本次现场销售活动。

钢琴家孔湘东今天为什么来"带货"?走出他们心中的"心灵迷宫",回到温暖的社会

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先生今天也出现在直播室,为康复产品提供帮助。一批精神康复专业的学生勇敢地在镜头前讲述康复的故事,短短2个小时,90多种精神康复作品就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很多作品就被架子抢走了。同时,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精神康复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也拉开帷幕,公众不仅可以了解艺术治疗和精神康复,体验儿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还可以体验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过程。据悉,后续展览也将在全市巡回展出。此外,上海16个区还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专题宣传活动,每个区都会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融入校园等特色宣传活动,打造"心理健康月",并继续营造有利于康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的良好社会氛围, 形成对社会环境的接受、尊重、理解。

专栏编辑:顾勇 文字 编辑:黄扬子

来源: 作者: 黄扬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