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0年代李德生反映王近山处境:我们这些老部下,现在职务都比他高

王近山早在1960年便被任命为公安部副部长,此时的他,战功赫赫,位高权重,可谓前途无限。

只可惜,一场婚变,让他的事业大受挫折,不仅被撤销一切职务,连军衔也被降为大校,下放到周口黄泛区农场任职,而且还是个副职,任农场副场长。

这一下放,便是整整六年,直到1970年,在老部下肖永银的帮助下,请许世友上将亲自出面求情,才得以复出。

当时,许多开国少将都已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王近山是开国中将,他复出后,如果单纯论资历,职务不应低于大军区司令员,可是,他毕竟是犯过错误的人,组织上不可能这样安排工作。

组织上甚至都没有让王近山官复原职,只让他出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南京军区是大军区,大军区副参谋长什么级别?正军级。而1952年军队评级时,王近山被评为副兵团级,比正军级高出整整两级。

70年代李德生反映王近山处境:我们这些老部下,现在职务都比他高

在我军战斗序列中,参谋长的职权较低,而副参谋长的职权就更低,凡司令部重大机密事务,副参谋长基本插不上话。

王近山作为一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让他当副司令员都嫌憋屈,能受得了副参谋长这种“配角”吗?

1974年,李德生将军从沈阳到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并特意拜访了老领导小平同志。

1938年,李德生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排长,而129师政委正是小平同志。从那时起,李德生就一直在小平同志手下任职,从排长到营长、团长、师长,直到1950年小平同志离开军队。

李德生在小平同志手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小平同志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两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情谊。

李德生此次拜访小平同志,目的有二,其一自然是探望老首长,其二则是向老首长反应王近山的情况。

70年代李德生反映王近山处境:我们这些老部下,现在职务都比他高

王近山也是小平同志的老部下,小平同志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时,王近山是他麾下772团副团长。

小平同志也可以说见证了王近山的成长,王近山从副团长一直升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期间始终是小平同志的部下。王近山担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时,小平同志是第二野战军政委。

王近山遭遇婚变后,小平同志也一直很关心他的处境。

李德生见到小平同志时,小平同志精神爽朗,兴致勃勃地和他谈起了第二野战军的历史。

王近山是二野猛将,谈着谈着,就不经意间谈到了王近山。李德生忙对小平同志说:“老政委啊,王近山同志现在的处境不好,他虽然重新回到了军队,可只在南京军区当了一个副参谋长。当年我们这些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现在职务都比他高。听说,他现在身体也不好,你要帮帮他啊。”

李德生说得没错,王近山那些被授予将衔的老部下,基本上职务都比他高,有的甚至高出一大截。

李德生自己便是王近山的老部下,当时,他的职务是政治局常委(正国级)兼沈阳军区司令员,远在王近山之上。

帮王近山复出的肖永银,王近山当红军师长时,他还不过是个连排级干部,可如今,他却成了王近山的顶头上司,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70年代李德生反映王近山处境:我们这些老部下,现在职务都比他高

看到李德生如此关心王近山,小平同志连连称赞,说:“你说得对,说得对,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贡献的同志。我的建议是,让王近山同志到全国政协当常委(正部级)。“

就这样,没过多久,王近山被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78年,王近山将军去世,由于他最后的军职是军区副参谋长,后事只能让正军级办理。但王近山毕竟是开国中将,担任过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以正军级办理后事,似乎也不太合适。

小平同志得知,补发了任命通知,任命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按大军区领导的规格办理后事。

得知这一切,李德生非常感动,他后来回忆:小平同志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总是从党和人民的事业出发,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对干部知人善任,爱才如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