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室绿芦笋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

温室绿芦笋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

地老虎又称切根虫、土蚕、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危害芦笋的主要害虫之一。地老虎种类很多,在北京地区危害芦笋最重的主要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温室绿芦笋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

为害特点:主要是以幼虫危害刚出土的芦笋幼苗,时常将咬断的幼苗拖入穴中,造成缺苗断垄;还常在近地面的茎部蛀孔危害,使地上茎枯死或形成空心苗;并咬食芦笋幼嫩茎,绿笋危害最为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形态特征:小地老虎成虫体长16 - 23毫米,翅展42 - 54毫米,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长0.5毫米,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幼虫体长37 - 47毫米,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有2条深褐色纵带。蛹长18 - 23毫米,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刻点大,臀棘为短刺1对;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4一 19毫米,黄褐色或灰褐色,前翅横纹不明显,肾形斑、环形纹和棒状纹明显,并镶有黑褐边,翅面散布褐色小点,末龄幼虫体长33 - 42毫米,体表颗粒不明显,臀板为两块黄褐色斑。规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5月中下旬幼虫为害最重,1龄、2龄幼虫多集中在茎或叶上为害,3龄以后分散活动。白天潜伏,夜间出来为害,咬食幼苗或嫩茎,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性,受惊缩成环形。地老虎的成虫活动力强,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

温室绿芦笋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

防治方法:

①早春清除笋田及周围杂草,减少寄居场所,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

②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毒饵诱杀成虫。

③在芦笋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间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小旋花、苜蓿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

④地老虎幼虫1-3龄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主要药剂有50%辛硫磷颗8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5%敌杀死乳油或2.5%溴氰菊酯等。

温室绿芦笋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