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这条西部蓝鲱鱼在天然气田的巢箱中保护着它的蛋。由于压缩机噪音使得无法判断其环境是否安全,因此它必须在守卫巢穴和为雏鸡寻找食物之间做出选择。资料来源:Nathan Kleist
在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由Nathan Kleist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三种成年和幼鸟表现出由噪音引起的各种慢性应激症状,主要是异常的压力荷尔蒙水平。噪音也会影响幼鸽的健康。
研究人员选择了三种鸟类,西部蓝鸟,山蓝鸟和灰喉捕蝇草。在距离噪音源(气体压缩机)不同距离的地方设置了24个巢箱,鸟类在那里筑巢。研究人员通过测量一定噪声梯度内的压力激素皮质类固醇水平来检查筑巢鸟类的压力反应。
结果显示,持续噪音环境中的鸟类表现出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非常相似的症状。噪音越大,三只鸟的成年和雏鸡的皮质类固醇基数水平越低。低皮质类固醇可能是强烈压力的征兆,身体已经降低了激素的基线水平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
在测试雏鸡对突然威胁的反应时,发现与典型的高压力水平相比,鸟类中的皮质类固醇飙升并缓慢回落到基线水平。这种症状类似于人类和啮齿动物先前的慢性压力症状。
噪音也会影响幼鸽的健康。在最嘈杂的环境中,雏鸡变得更小,羽毛发育更少,这可能会降低它们的生存机会。即使是最耐噪音的西方蓝鲱鱼,由于噪音,孵化率也会降低。根据Guralnick的说法,持续的噪音可能充当"声学毯子",消除鸟类必须检测捕食者,竞争对手和同一物种的声音线索。由于无法判断它们的环境是否安全,母鸟必须在守巢和为雏鸟寻找食物之间做出选择。并且总是强调,这最终会对身体健康和福祉产生一系列影响。总而言之,噪音会减少动物的栖息地,直接影响它们的健康和最终的数量。
共同作者之一克林特·弗朗西斯(Clint Francis)认为,听力是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通用监测系统,听力在进化上可能更保守,因此该研究的结论也可能适用于人类。
这项工作对于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编译:易帆 编辑:张萌
资料来源:https://ph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