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恐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非洲恐龙的最后章节。

大约8000万年前,新发现的泰坦龙——曼苏拉龙曾活跃于一条海岸线附近,也就是如今的埃及西部沙漠。绘图:andrew mcafee,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撰文:sarah gibbens
谈到长相,长颈恐龙曼苏拉龙(mansourasaurus)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这种新发现的蜥脚类动物依旧引起了许多古生物学者的注意。
这种恐龙发现于埃及,其生存年代可追溯到白垩纪晚期,也就是大约6600-8000万年前,是迄今为止非洲少量发现于这个年代的恐龙之一。白垩纪晚期,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了如今的尤卡坦半岛,导致恐龙突然间灭绝。
非洲白垩纪晚期的化石记录非常稀少,研究贡献者、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者matthew lamanna说道。这就意味着科学家无法确定这段时期哪种恐龙生活在非洲的哪片地区,以及它们与其它古老大陆上的恐龙的融合情况。
2013年,埃及曼苏拉大学的古生物学者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了曼苏拉龙的化石。之后lamanna和一群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古生物学者便对其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
“非洲恐龙时代的终结是恐龙古生物学最后的边疆之一,”lamanna说道。新发现为我们认识这段重要时期内“非洲动物的情况增添了一些确凿的证据”。
相互连接的大陆
恐龙最初诞生时,都栖息在一个由相互连接的大陆组成的大陆板块上。不过,当这些大陆开始移动并最终分裂后,许多陆生恐龙被宽阔的海洋相隔开来。
有些古生物学者认为,与现在的澳大利亚相似,白垩纪的非洲实际上也是一个充满独特物种的岛屿大陆。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当时的非洲大陆仍与其相邻大陆存在连接。
“非洲究竟是一个孤立的大陆,还是与周围的大陆存在连接呢?”菲尔德博物馆的古生物学者eric gorscak问道。新发现支持后者,他说道。截至目前,曼苏拉龙似乎和发现于欧洲和亚洲的白垩纪蜥脚类动物非常相似,说明这种埃及恐龙并不是独立进化的。
“这似乎表明非洲大陆上同时生活着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恐龙物种,”他说道。
新发现还提供了白垩纪时全球地理状况的线索,南加州大学的古生物学者michael habib说道,他没有参与新研究。
到了白垩纪晚期,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陆可能已经移动到了“现代”的位置,他说道。不过,海平面可能更高,导致动物难以游过海洋。
曼苏拉龙是走过一座路桥,从附近的岛屿游到非洲,还是通过欧洲或亚洲一条尚未发现的道路到达非洲,目前仍不清楚。
深入调查
非洲的恐龙化石难以寻找的部分原因其实是运气问题,habib补充道。
要想找到完整的恐龙化石,“需要适当的岩石以正确的方式暴露出来,”他说道。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政治冲突也增加了古生物学者发现非洲恐龙的难度。
曼苏拉大学的科学家和lamanna将会继续在埃及寻找恐龙化石。
“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对非洲恐龙的认识将会显著加深,不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预测说。
(译者: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