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对叙利亚父女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故事中的父亲为了不让4岁的女儿有战争创伤,告诉孩子炸弹爆炸声是游戏的一部分,与女儿约定爆炸时一起大笑。

这个小女孩是不幸的,身处战争之中,危险随时会降临。
同时,她也是幸运的,父母能够陪伴在身边,用“善意的谎言”小心地呵护心灵。
但是,战争环境里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呢?
失去了保护,他们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
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将会告诉你答案——《乌龟也会飞》
电影时间背景是美军攻打伊拉克,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夕。
在伊朗与土耳其边境地区的难民营里。
一名13岁的男孩正在帮人们安装电视天线,以便及时了解到战争信息。
这名男孩名字叫沙隆,不过大家都叫他卫星。
凭借着机灵的头脑和能言善辩的口才,卫星成了这一带有名的「孩子王」。
不仅孩子,大人们也离不开他。
卫星崇尚美国,认定美国是他们的救星,不经意间还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英语。
每当电视上播放美伊战争讯息的时候,大人们总让他帮忙翻译。
但是,他也听不懂,只能敷衍了事。
战争环境里,生存是残酷的。
为了生存,不得不冒险去做一些危险的工作,比如挖地雷。
挖出的地雷可以买给小贩赚取生活费。
作为「孩子王」的卫星,每天都会带领一群小跟班去挖地雷。
而由于个人喜好,卫星会安排他们去。
这天,卫星意外地发现小跟班们竟然不在他安排的地方。
经过询问才知道,是一名无臂少年把他们叫到了其他地方。
那里有更多,但是全部都是意大利产的地雷。
卫星感觉自己的权威收到了威胁。
一气之下,与对方起了冲突,被其他人及时拦了下来。
这名无臂少年叫汉高夫,刚刚来到这个村子。
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妹妹亚瑟琳,和一个眼睛有残疾的小男孩里加。
汉高夫是个特殊的人,他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两次预测,都让卫星和他的小跟班成功脱险。
从此,卫星对他的预知能力深信不疑。
对于他的妹妹亚瑟琳,卫星则是一见钟情。
亚瑟琳身穿红色外衣,神情却黯淡阴郁。
尽管如此,卫星还是喜欢她。
借着帮忙打水的机会,向亚瑟琳表白。
还为她两次跳进深水里寻找「红鱼」。
卫星一心追求,却不了解亚瑟琳心里的想法。
他不知道亚瑟琳有过一段不堪的经历——她曾被伊军强暴过。
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孩子,那就是里加。
亚瑟琳厌恶被糟蹋过的自己,试图自焚。
也厌恶里加,称他为「魔鬼」,想把他丢弃。
但是哥哥汉高夫始终把里加当做一家人看待。
曾经,汉高夫在挖地雷工作中发生意外失去了双手。
现在,为了养活妹妹和外甥,他要整个人趴在地上,用嘴巴小心翼翼地拆除地雷。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厌恶和罪恶感一天天地侵蚀着亚瑟琳,让她无比痛苦。
最终在一天早上,趁着汉高夫熟睡时,将里加丢弃在山坡上。
不巧的是,里加误闯入地雷区,被卫星的小跟班发现。
卫星冒险把他救了出来,却被炸伤了腿。
夜晚,回到家的亚瑟琳惊讶地发现里加正在床上熟睡。便狠下心将他带到深水潭边,绑上石头,像乌龟一样沉入水底。
自己则跳下悬崖,完成了自我救赎。
也是在当晚,萨达姆政权被攻破,美军正式进入伊拉克。
但是,这不是战争的结束,只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换钱的地雷变成了萨达姆雕像的碎块。
一切都没有改变。
片名中的「乌龟」代表着战争里背负着生存使命的孩子。
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却藏着稚嫩。
就算身患残疾,也要咬牙坚持。
甚至还会苦中作乐。
就像电影里的帕修,他是卫星的得力助手,在以前的某次挖地雷工作中伤了一条腿,现在只能时刻拄着一根拐杖。
为了逗别人开心,有时他会举起自己那只伤残的腿,装作是一挺机关枪,朝着不远处铁丝网的土耳其哨兵「开火」。
战争的残酷催促着孩子们学会自己飞翔。
当战争逐渐靠近,卫星不得不用地雷租了枪支,带领跟班们挖起战壕,建立防御工事,用本该拿起笔的手,拿起了武器。
汉高夫可以预言,却无法做出改变。
美国也不是卫星所期待的救星。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无论谁踏上这片土地,人们都还要在自己的家园苟且偷生。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演员都是真实的难民,身上的残疾也是真实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