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为何梅兰芳之子却至死不原谅李玉刚

作者:正觉寺街96

京剧作为国粹,在21世纪经历了一些创新和改良,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却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创新,并没有得到某些专业人士的认可,这其中就有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对李玉刚的愤恨,至死都不愿意原谅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

京剧作为一门艺术,不仅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有着对人类历史非凡的贡献。世界上三大表演体系中,京剧就是其中之一,可见世界人民对中国京剧也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作为京剧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到梅兰芳。即使对京剧不甚了解的人,也像孙悟空之于《西游记》一样,都知道梅兰芳之于京剧的巨大作用。

梅兰芳的时代,可以说是京剧艺术的顶峰时期,他作为男性却去挑战旦角,也就是女性角色,并且展现出来精湛的表演,令众多看客们都信以为真,投入到情境之中。可以说,梅兰芳演旦角,在那个年代是耳目一新且登峰造极。

不仅是反串表演,梅兰芳对京剧艺术有着极致追求。他知道京剧艺术达到顶峰之时,也意味着即将走向下坡路。为了给京剧寻求一条长久出路,他大胆进行创新,与时俱进,让京剧在那个时代得到了更为长久的发展和进步,让京剧再次重现繁荣之态。

梅兰芳在京剧唱法、唱腔上进行革新,创造了梅派的风格。他还对京剧服装、化妆、表演和道具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让京剧成为一门值得玩味的艺术。

看梅兰芳的现场表演,就是舞台装置和舞美设计,都令整场表演如同一幅水墨画一般,在艺术融合上,梅兰芳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梅兰芳对京剧的革新精神几乎贯穿了他一生,创立的梅派表演风格,再次激活了京剧艺术的内核,并将旦角发展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梅兰芳的京剧同时也得到了普通观众和各界人士的追捧,并在海外也反响热烈,真正实现了中国艺术走出国门。这也使得梅派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京剧的保守与革新

梅兰芳为京剧艺术留下了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作品,这些作品更将京剧艺术带上了新的巅峰。但在继承京剧艺术上,梅兰芳却犯了难。他儿女众多,但真正愿意跟随父亲从事京剧艺术的人真的不多,许多孩子都从事与京剧不相干的工作。

只有女儿梅葆玥和儿子梅葆玖两人和京剧艺术有了缘分。但是女儿梅葆玥将心思花费在老生行当,使得儿子梅葆玖就成了梅兰芳的传承者。

但是,父亲就如同一座高峰,对后辈梅葆玖来说是榜样也是压力。梅葆玖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无法跟父亲梅兰芳相提并论,梅葆玖对此也有着深刻、坦荡的认知,承认自己不如父亲,想要超越父亲十分辛苦。

梅葆玖早期时,对无法超越父亲还十分在意,但后来就坦然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像父亲那般带领京剧走上另一个高峰,那就努力维持好现今的京剧艺术成就就好了。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让京剧艺术不至于倒退。

其实,梅葆玖无法超越梅兰芳,除了有天资和际遇的原因外,还由于他从事京剧艺术比较晚。他不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京剧,而是大学毕业后才正式学习京剧。但在他开始学习京剧不久,国家就经历了十年动荡,也错过了京剧传承的黄金时期。

十年没有触碰京剧的梅葆玖,再次拾起京剧时,早已没有父亲那般的气魄和勇气。他不再敢于创新和求变,而是变得比较保守,因此在京剧上也就无法做出突破和成就。但他的存在,也让梅派得以成功的保留下来。

素人李玉刚和《新贵妃醉酒》

梅葆玖的保守没能够让京剧艺术再度繁荣,但是还是有其他人勇于创新,将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重新焕发起京剧的活力。这个人就是李玉刚,他凭借着《新贵妃醉酒》这首歌风靡全国。

李玉刚并不是学京剧的,他主修的是流行音乐,但他对京剧感兴趣,就尝试着将京剧和流行乐进行融合,创作出了这首歌曲,居然还真的就火爆了起来。

凭借此歌曲,李玉刚从一个寂寂无名的素人,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的香饽饽。各大演出单位纷纷向他邀约,并且还有来自国外的邀请。可以说,他那时红遍了大江南北,并在海外都有了影响力。逐渐的,媒体上就有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这样的盛赞。

梅玖葆得知李玉刚对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进行改编,并没有气愤,反而觉得这是件好事情,李玉刚为京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京剧艺术。梅玖葆甚至还有想过,要将真正的梅派唱腔传授给李玉刚。但是,后来事情发展就变样了。

李玉刚站在高处,听多了别人对他的追捧,也逐渐有些膨胀起来。某次演出时,“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横幅醒目地挂了出来,李玉刚当时也并没有觉得受之有愧。

但这一幕在梅玖葆眼里实在可笑,他彻底被激怒了。他觉得李玉刚根本无法跟父亲相提并论,更与京剧艺术差得远了。这种说法,是对父亲和京剧的亵渎。

所以,梅葆玖认为只知道通俗艺术的李玉刚很狂妄,敢跟梅兰芳平起平坐更是自大又无知的表现。并且,他认为这种标语有误导性,让广大群众以为李玉刚是梅兰芳的传承人,这也是对他本人致力于保存梅派成就的功绩的窃取。

因此,梅玖葆至死都没有原谅过李玉刚,并认为他的行为是不知羞耻,是对京剧和梅派以及观众们的不负责任。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为何梅兰芳之子却至死不原谅李玉刚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为何梅兰芳之子却至死不原谅李玉刚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为何梅兰芳之子却至死不原谅李玉刚

小结:

李玉刚利用梅派名头来为自己贴金,普通群众是不知此事的,但作为京剧内行,梅玖葆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的确,作为一名歌手,李玉刚是成功的,但他不应该利用自己的热度来捏造自己是梅派传承人,以此来博取更多的关注。而他是否真的有梅派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能够担任梅派传承和京剧传承的重担呢?这些都未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