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贾府对所谓“木石前盟”态度上的转折点

贾府对所谓“木石前盟”态度上的转折点

林如海的夫人贾敏去世后,贾府派人派船去扬州、在扬州又等候了数月之久,才终于接上了林家大小姐黛玉北上京都。

贾府对所谓“木石前盟”态度上的转折点

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便把黛玉和宝玉一起留身边生活上同等待遇,对嫡亲孙女三春且打靠后。

尤其是在薛家投靠贾府、入住梨香院传播“金玉良缘”之后,贾母独留宝黛二人在身边,将三春姐妹从身边挪出去住在王夫人屋后的三间小抱厦中,至此贾母对三春放手不管只交由李纨照管了。

可见林如海在世时,贾母贾政母子对贾林两家的所谓“木石前盟”的态度是热烈积极的,对所谓“金玉良缘”的态度却是相当消极的。

贾府对所谓“木石前盟”态度上的转折点

然而,从林如海去世起,情况便开始发生了转变。

孤女林黛玉从扬州奔父丧归来二进贾府,此时整个贾府都在为元妃封妃预备省亲别墅忙碌。“元妃省亲”之后,不出正月贾政就奉旨将宝黛二人挪出贾母处,宝黛与众姐妹一起入住大观园,从此宝黛二人便与众姐妹一样离开贾母、分开居住交由李纨照管了。

贾府对所谓“木石前盟”态度上的转折点

宝黛与众姐妹一起入住大观园才刚刚两个多月时间,清虚观打醮、张道士说媒、贾母给宝玉指认金麒麟,这是贾母贾政母子对宝玉婚姻意向的首次公开表态。贾母请张道士帮忙寻找“模样性格难得好的”,表明此时的贾府并没有凤姐等传说中“木石前盟”的意向,而是正在为贾宝玉寻觅理想中的婚事。于是受此刺激后的宝黛二人,在潇湘馆中闹得沸沸扬扬,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

第三十四、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和贾母赞宝钗,贾母贾政母子的态度都是在明确否定宝玉、黛玉的任性胡为。

此时的贾母赞宝钗和元妃端午节赐礼一样,都明示了林黛玉在贾府中与三春一样的“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的地位。贾母明确黛玉与三春的同等地位,就确认了黛玉作为贾府养女“四个女孩儿”中的一员,明确黛玉与三春一样和宝玉是兄妹关系。

到了第三十五回贾母贾政王夫人以及元妃等贾宝玉婚姻主要决策人都一致确认了三春黛玉贾府四个女孩儿的同等地位,其实这也就是对贾府中“宝黛姻缘”传言公开表示否定态度的转折点。

贾府对所谓“木石前盟”态度上的转折点

另一方面,贾母贾政母子对“金玉良缘”的态度从开始感觉是不够理想逐步发展着转变,最终贾府无奈的接受了在四大家族迅速没落中的贾薛联姻抱团取暖。

然而,总有一些读者因为87版电视剧“创新”改编的贾母支持“木石前盟”、王夫人支持“金玉良缘”婆媳大媳大战的“原创”剧情,认为贾母问薛宝琴八字是为了打击“金玉良缘”、支持“木石前盟”。

第一、这些读者认为贾母让王夫人认了薛宝琴干女儿,干兄妹怎能结亲呢?贾母这就是排除了把宝琴配给宝玉的意向。

可是,早在三十五回宝玉挨打之后,贾母就公开表态说“我们家四个女孩儿”三春黛玉都不如宝丫头。以87粉们的分析,贾母已经认定黛玉和三春一样成了贾府的“四个女孩儿”,宝黛就成了真正的兄妹俩,这岂不是在证明“宝黛姻缘”在贾母心中已经没戏了。

第二、贾母问宝琴八字或许打击了“金玉良缘”,可是真正受到一万点暴击的是黛玉和紫鹃,是“紫鹃试玉”原因。那么贾母也是在公开表态,说明自己现在已经无意于“木石前盟”了。

第三、由于贾母问薛宝琴八字,薛姨妈乘机提出了薛蝌邢岫烟的婚事,找凤姐从旁协助。

贾母在给薛蝌邢岫烟“硬做保山”的时候说:“原来想要一个他的人,倒让他要了一个我们的人去。”即便“金玉良缘”暂时没戏,事实上的贾薛联姻却已经由薛蝌邢岫烟的定亲得以初步实现了。

第四、这些87粉们普遍认为贾宝玉婚事真正的决策人贾政老爷是个甩手掌柜,对儿子宝玉的婚事始终迷迷糊糊任由贾母王夫人婆媳二人为此勾心斗角。

殊不知,在原著第七十二回贾政连给贾宝玉贾环收“屋里人”的时间和人选都要亲自定,赵姨娘想为贾环要彩霞吹枕边风都不成,更何况考虑贾宝玉的正配妻子,贾政才是宝玉婚事的第一决策人。

总之,贾母问薛宝琴八字的实际郊果有三。

1、促使薛姨妈大胆提出了薛蝌邢岫烟婚事,并得到贾母力挺成功。

2、让王夫人顺势而为,起用了薛宝钗加入协理大观园三人组。

3、让黛玉紫鹃对贾母支持“木石前盟”从希望、盼望到失望甚至绝望,促使“紫鹃试玉”为“木石前盟”做终极一搏却无功而返……

其实,正真在家里迷迷糊糊做甩手掌柜的是指导87版编剧“创新”改编原著的某顶级专家和他的学生们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