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艰不拆,何必道德批判精神分裂的庞麦郎,如何快速鉴别精神分裂

作者:心理医生文以疗心

昨天庞麦郎的经纪人发布视频,宣布庞麦郎因精神分裂症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就今天督导案例中的来访者,分享一点如何快速鉴别精神分裂的知识。

人艰不拆,何必道德批判精神分裂的庞麦郎,如何快速鉴别精神分裂

来访者a,16岁,高二在读女生。症状报告如下:

从小跟外公外婆长大,小学成绩都是第一,7年级开始考不到第一,外婆很不满意,9年级成绩下滑更厉害,a开始对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也敏感起来,觉得各科老师对她都是否定和指责,见到老师就想躲开。 初三觉得一个男生暗示对自己有好感,也报以好感,一段时间后发现该男生对其他人也如此,感觉自己被耍了。 中考后进入一个重点高中。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觉得同学都在背后嘲笑自己。一次在操场上走,突然听见7、8米外的一个男生说她“贱人”,而当时身旁并无其他人。后来又有一次听见两个男生在背后议论她,渐渐觉得男生们都会格外关注她,议论她。有一次实在觉得受不了,忍不住回头去瞪他们,听见有人骂了一声“死胖子”。 之后和男生相处时内心愈发不自然,又怕被同学看出这一点,觉得他们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只跟女同学交往。

现在高二重新分班了,希望自己能调整状态,搞好学习及同学关系,故来咨询。

人艰不拆,何必道德批判精神分裂的庞麦郎,如何快速鉴别精神分裂

杜亚松老师对a症状的理解:

初三开始出现人际回避症状,这种回避是需要找原因的,高一开始面对男生开始紧张,听见被骂”贱人”和“死胖子”,这些都要去澄清,7、8米外听见骂声,要看看是不是“幻听”,包括到后面不敢看男同学,对同学们的关注越来越敏感,不敢和老师眼神对视,这表明症状开始泛化。高二重新分班,还是觉得男生和之前班一个的男生很像,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泛化。

工作诊断(非医学诊断):

首先排查“适应性障碍”。虽然来访是处于初三到高一的一个过渡期,但时间已过了半年的话,一般可以排除适应障碍。 其次排查焦虑和抑郁障碍及恐怖性焦虑障碍。 虽然来访者的sas和sds量表测试得分都很高,但测量结果不可以直接用做判断标准。需用焦虑和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进一步访谈。a身上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障碍,主要障碍还是思维障碍,所以可以排除抑郁症、焦虑症及恐怖性焦虑症。 以上四种可能都可排除,从症状上看,时间改变了,从初三到了高二,但 a的症状没有改变,且有明显的泛化,心理冲突属于变形,伴随社会功能受损,有幻觉、有敏感、有多疑、还有被洞悉感,综上所述,首先要考虑精神分裂症,需立即转诊精神病专科医生确诊。
人艰不拆,何必道德批判精神分裂的庞麦郎,如何快速鉴别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适合精神分析治疗,咨询师可以用cbt和罗杰斯人本的技术来帮助他们。更多的是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要放在第一位。

a有情绪的问题,有思维问题,有幻听的问题,咨询师可以用cbt理论和a去探讨。比如a说听见被人骂,可以去问她什么情况下听到骂声,她是如何考虑这个事情的,又是如何应对的?是质问还是躲开?a采取的行为是回避,可以探讨躲开给她带来什么样的麻烦?

用”三栏表”结合人本主义的技术,倾听、提问、鼓励、具体化、共情、解释,在认知上做调整,在情绪上做疏导。心理咨询近期的目标可以定为消除症状。

人艰不拆,何必道德批判精神分裂的庞麦郎,如何快速鉴别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越早治疗越早见效,不能讳疾忌医,精神分裂病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家属和心理咨询师要有一定的快速鉴别能力,尤其心理咨询师对精神病性症状要有识别能力。如果咨询师担心指出来访者精神异常症状后对来访者及其家属造成心理负担,可能造成病情贻误。

精神分裂患者也不一定需要终身服药,只要症状消除,社会功能正常后可以考虑停药。同时杜亚松老师特别叮嘱,来访者病情好转后咨询师越低调越好,不要夸大心理咨询的效果,药物起效是首因。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应该嘲弄、谩骂和歧视。督导完我又上网翻了一下,都是对庞麦郎的道德批判,说他走红后否认来自农村,说自己出生于台湾,取了个洋名,还不认父母…… 有多少是事实,真相又如何,我们并不清楚,网上也没有找到庞麦郎发病的时间,也许他很早就有精神分裂的症状,这些行为都是预兆,只是身边缺乏学医人士的警觉和关心,病情越拖越糟糕。

人艰不拆,消费网红可以,但对于一个精神分裂患者,如此这般地道德讨伐,太不应该了吧。

#庞麦郎精神分裂被强制送医#

我是@心理医生文以疗心——煮字为药,愿每一篇小文都带来疗愈的微末光亮。原创不易,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关注、点赞、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