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越反击战,这位70岁的老将军请求出山,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作者:杂史闲谈1

脾气火爆、打仗勇猛的将军可不止彭德怀一位,开国少将钟伟也有其几个特点:

一是脾气火爆,但爱兵爱民;

二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不循规蹈矩;

三是从不服老,有战便要上战场。

钟伟是1930年加入的红军,不过他善于打仗,晋升很快,仅仅三年就当上了团政委,土地革命结束时,他已经是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末期担任副旅长,他真正的军事才谋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展现的。

对越反击战,这位70岁的老将军请求出山,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解放战争初,国军奉行“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计划,集中四个军志在消灭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而我军则发起南渡作战,被称之为三下江南,打得国军精力疲惫,战争就是此消彼长,此战后,国军弱,而东北民主联军越发强大。

在三下江南时,钟伟担任五师师长,有一天,钟伟接到林彪的军令,率领第五师开赴中长路,歼灭敌新一军,行军途中,钟伟发现敌军有两个营在王奎店扎营,便派出侦察兵去了解情况。

对越反击战,这位70岁的老将军请求出山,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据情报分析,钟伟认为可以歼灭敌两个营,可是政委认为,没有上级命令,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即便打赢了,也犯了错,但师长钟伟铁了心,说:“违抗军令是不对,但贻误战机影响全局就大错特错了!”

政委不肯退步,钟伟一声令下:“就这么定了,拿下敌军两个营,打错了,要枪毙我担着!”林彪再三催促钟伟东进,但钟伟见战场局势已变,便死咬着敌两个营,进而牵制了敌一个团,使得敌八十七师也赶紧前来增援。

对越反击战,这位70岁的老将军请求出山,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钟伟临危不乱,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将战况报告给林彪,本来是让钟伟配合主力部队歼敌,这下子,反倒让林彪调来一纵、二纵来配合钟伟打仗,此战大胜,钟伟全歼敌一个团,并拖住敌军一个师,使得林彪指挥一纵、六纵部分部队在郭家屯全歼敌一个师!

三下江南,东北民主联军斩获颇丰,为后来四野的百万雄军,成为四大野战军战斗力最强,部队人员最多的解放军部队奠定了基础,1955年,钟伟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有中国巴顿将军之美名。

对越反击战,这位70岁的老将军请求出山,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钟伟性子直,这也使得他后来吃了不少苦,虽然身居高位,但钟伟是出了名的廉政楷模,他的儿子曾想让他寻个工作,但被他打发回老家当农民,他疼爱他的孙女,可当孙女提出让他在北京帮忙寻个工作时,钟伟婉拒说:

要回去自己考,不要走后门,那是无耻的,爷爷最恨腐败分子,如果给我一挺机关枪,我把他们全突突了。

1979年对越反击战爆发,钟伟当时还未恢复职位,直到1980年平反后,70岁的钟伟便向军委请求,要求出山参战,但老首长黄克诚劝他,说:“你就好好呆着吧,若再打仗会去找你的。”几年后钟伟将军病逝,遗嘱感人肺腑:

对越反击战,这位70岁的老将军请求出山,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亲爱的党,我死后不必发薪金,我的孩子们可以自己生活了,我也没欠下什么账目,我的电视机和冰箱作为最后的党费交给党,不举行追悼会和灵前告别,把我的骨灰撒在平江,我们起义的地方。”

致敬这位勇猛廉洁的中国巴顿将军,老一辈的将帅们,最珍贵的就是品质,终其一生为党为国为人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