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今天是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即将在22点58分39秒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

立春,俗称打春,立春的日期是每年公历的2月3日、4日或5日中的一天。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代表着开始,“春”则寓意了希望。“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地至此,万物复苏,一年四季就从今天开始了。
北方“咬春”吃萝卜
中国北方,立春多吃萝卜“咬春”,但是地域不同,吃萝卜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大致可以分为生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
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习俗是生啃萝卜。《明宫史》中有记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这说明自明代以来,“咬春”的习俗便在北京流行起来。在山东临沂地区,立春这天人人手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不约而同地咬下去。在最东北部的黑龙江省以及西南地区的贵州,人们同样是生食萝卜,这些地区都认为在立春生吃萝卜可以祛春困。
山西将萝卜切成片或切成丝生吃。《阳城县志》记载:“民间啖莱菔片,名曰咬春。”《南宫县志》记载:“立春日,以萝卜为细菜,五辛为春盘,面为春饼,谓之‘赏春’。”如果说山东的“咬春”有着粗犷豪爽的风格,那么山西的“赏春”则带有温文尔雅的情调。
萝卜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栽培史,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蔬菜之一。北方的萝卜大多品质优良,这是北方咬春吃萝卜习俗盛行的前提。在许多地区,有些优良的萝卜品种是作为水果来食用的。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北方的水果不如南方丰富,尤其是冬春季节,更是缺乏新鲜水果。以前,北方人在冬天一般只能过年过节或者在婚礼上吃到少量水果。而萝卜却是冬春季节的主要蔬菜,常有生动的比喻把质量好的萝卜比做脆梨,所以农民家庭常常大量储藏,即使在城市里,居民也可以很方便地在街上买到萝卜。
南方“咬春”吃春盘
春盘是南方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吃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土豆丝等。故有,杜甫在《立春》中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专家建议
1、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要继续做好保暖,切勿过早减衣,还要经常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三餐可适当选用辛温甘润的韭菜、蒜苗、小葱、竹笋、绿豆芽等,少食辛辣之物;
3、适当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克服倦懒思眠状态;
4、增加室外活动,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让身体由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节奏
万物苏萌山水醒 大地阳和暖气生
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 柏芸
编辑: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