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好意思,我是下课后就想自己呆着的那一类老师

作者:绿野堂的先生们
不好意思,我是下课后就想自己呆着的那一类老师

我必须承认:我并不喜欢当老师。每年暑假结束准备开学的时候,当我听到有的老师说他们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始,渴望见到学生时,我总是有些怀疑。

就算是某一天我的课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在我的语言游戏带动下不亦乐乎,仿佛我已攀登上教学的顶峰,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我还是会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瘫下,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

尽管我从教已经有十二年,我还是常常会为那三个问题困扰: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门课?我应该教他们什么?我应该怎么教他们?

常常的,我会在开始上课前感到害怕,好像我即将面对的不是一群小孩子,而是一群小怪兽,他们将会大闹天宫,把我的课堂搞糟,来证明我是一个失败的老师。

有时候我会紧张得肚子隐隐作痛,而当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走进教室时,我又会立刻忘记紧张,满血复活,迅速投入到老师的角色中去。

当老师前,我曾经在广告公司做过文案,后来回学校读教育学的研究生,计划好了毕业就当老师。广告公司的工作常常加班,工作的成果也需要等待客户的认可,那种工作的压力和当老师又不一样。

不是说嘛——做什么工作都不容易,你的工资里已经包含了你做这份工作的委屈。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最终的工作结果所喂养和滋润。

这最终的结果是月底打到账上的工资,是学生取得好成果后对老师说的一声谢谢,是上好一节课后内心的满足感。

如果当老师仅仅是当老师,我会不会多喜欢这个职业一些呢?

比如,不用当班主任,不用组织晨会,没有课间午间放学后的值班。而是可以全身心地去准备教好一节课,也只是教好一节课。

也许有的老师天生性格就喜欢和小孩子打成一片,兼顾教育和照顾,宛如父母。而我,是下课后,就想自己呆着的那一类。

我无法做到像其他老师那样,在食堂里监督学生们把盘子里的食物都吃完。我理解老师们的做法,毕竟好好吃饭对小孩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但我也很理解那些学生,我常常想,我有时候其实很像他们,不喜欢吃食堂的饭,只喜欢吃自己带的零食。

既然不想勉强他们,于是我只能默默地走开。我想在吃饭这件事上,就让学生自己做主吧,不想再用老师的权威让他们服从。有时候当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学校。我无声地同意。

对老师来说,备课的过程是繁累的,从对整个课程的设计,到具体每一个课堂活动的实施、课件的制作,都需要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准备。而教课的过程,除了检验备课是否有效和成功,也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我不喜欢这个过程,就像运动员不喜欢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开始训练,登山者不喜欢遇到恶劣的天气,广告公司的设计师不喜欢一遍又一遍修改设计稿一样,任何需要付出精力知识技能和耐心的工作,都违背人类追求安逸享乐的天性,我们都不喜欢。

不过我们喜不喜欢有那么重要吗?

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当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步一步前进,从零到一,从一到十,几年后我猛然发现她已经跑得很远,站在了一个一开始我从未想象过的地方,看她的脸从羞怯到自信。

那个时候,作为陪伴她一路走来的老师,我和那个学生心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完胜那种没有经历的单纯的快乐。

其实,不论是教书还是学习,和种西红柿都是一样的哲学,从撒种到收获是一段辛苦的过程,你问农民喜欢背着太阳在田里劳作吗?喜欢暴雨和虫害吗?

不!可是当看到累累的果实时,当果实被摘下被买走,换成这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时,农民的心是满足的,喜悦的。而除了物质方面的收获,农民也已经不再是最初的他,他在种植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经验,技能和信心,他是一个更好的农民了。

老师不是也一样吗?

我感觉老师就是一个挺普通的职业,我挺怕被人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来形容,那样觉得压力山大,我自己的灵魂还没整明白。

我只想单纯地去做一个老师,把课上好,在每个我教过的学生生命中,我做的那一点点,能产生一点亮光和火花,就已经够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