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热搜##家乡的特色美食#广东潮汕人对于用米粉、面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

粿的品种繁多,美味爽口,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粿品的制作要求精细、调味多样、烹调考究,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堪称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的喜爱,制作粿品是潮汕女人的特长。粿的真正精髓在千千万万普通人家里,而且融于节庆文化中。
潮汕人除把粿当作日常点心外,每个节日都要做不同的粿,即所谓“时节做时粿”,这些粿品制作费工费时费精力,要求精细、调味多样、烹调考究。元宵节要做甜粿、酵粿(发粿)、菜头粿,。清明节做朴籽粿,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端阳节做栀粿。中元节要做“碗糕粿”(即笑粿)。春节做 “鼠曲粿”。各种祭神拜祖的日子更离不了粿。红白喜事自然也要用粿。所以粿品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粿品用于祭祀,潮汕小食中的粿类,如红桃粿、鼠曲粿等,都是用木印印成桃型,是人们以寿桃的外型表达对健康长寿的追求;采用糯米饭作馅,是人们对五谷丰登的希翼;红桃粿、酵粿,是潮汕民间重大节日必备的祭品。红桃粿染成红色,因为红色是潮汕人心目中吉祥如意的象征,结婚或者小孩满月都要制作红桃粿,而且数量也是很多,需要亲戚能干的妇女一起动手制作,除了祭祀之外,还要分别送给亲戚和邻居,是为一起分享这份喜庆。蒸的酵粿因大酵的作用而松发,潮汕人便用以寄托兴旺发达的愿望。如果发酵过程做得好,蒸熟之后,粿面凸起而裂开,状如花朵,潮汕人称之为“笑”,只有做好后“笑”了才说明这次做得很成功。
根据馅的不同区分的,潮汕的粿品有皮包馅的,如:豆沙粿、菜粿、鼠曲粿、鲎粿;也有主料和馅糅合和在一起的,如:菜头粿、竽头粿等。这种主料和馅糅和在一起的制作方法,是潮汕粿品的一大特色。单单菜粿一项就可以分出好多种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好多种类蔬菜都可以用来制作菜粿的馅料,其馅料有韭菜、包菜、竹笋、蕃薯、芋头等等,已经从祭祀用品转为更为大众的特色小吃,在以前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菜粿,然后春节那几天最少都要吃一餐菜粿,还有红桃粿也有糯米馅和韭菜馅的。
潮式粿品中还有一种叫“糕粿”,蒸好之后可以切块,拌上蒜头油和酱油,就可以当成一种小吃;也可以切块后炒制,加上菜脯、鸡蛋等各种配料,就是炒糕粿。
潮汕人早餐还有一种早点,叫做“粿汁”的,它是用米浆制作而成薄薄的有点像面皮。这种粿汁有米的香味,吃时往往以卤汁、卤肉作菜,也有人用卤豆干等。清早起来,不大想吃其他东西,这时粿汁一碗,卤肉一块,油炸豆干三四角,便是经济而美味的早点。
还有一种最普遍、最受欢迎的粿品就是粿条,潮汕人对于粿条的喜爱就好比如西北地区的人对于面条热衷,它是米浆蒸成薄片切成细细的条状,跟河粉有点相似,不过河粉没有切得那么细。粿条在潮汕地区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主要做法就是炒和煮,炒粿条主要是用竹笋、豆芽、芥兰、韭菜、包菜等做配菜,也可以再加牛肉、猪肉、鹅肉等肉类,最为出名的就是牛肉炒粿和竹笋炒粿,其中竹笋炒粿是广东揭阳市揭东县埔田镇的特色美食,埔田镇是竹笋之乡,竹笋是久负盛名的农特产品,竹笋遇上粿条就形成了一道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煮的就是粿条汤,用特别熬制的高汤,再搭配牛肉、牛杂、猪肉、猪杂、海鲜、鹅肉等配料,味道鲜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