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朝宰相桑哥

桑哥虽然出生于畏兀儿族,但是他从小就十分聪慧,故少年时代就开始识字读经,懂得西域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年龄稍大些后,因其通多族言语而做过西蕃译吏。西蕃地处交通要道,商旅往来频繁,商业非常兴盛。桑哥从小生活在这里,学会了经商牟利,

元朝宰相桑哥

并学会了商人的精明与狡猾,以懂经营而作为将来的政治资本。桑哥发迹的机遇是佛教。因为桑哥懂得很多种语言,而被忽必烈从译吏提升到总制院正院使,负责全国佛教事务兼吐蕃政教事务。这使桑哥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元世祖忽必烈,

他经常向忽必烈言及财利之事。这正好迎合了忽必烈的意思,因为当时社会经济衰落,元朝的统治出现了财政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极需精通发财之术的人当政。桑哥恰逢其时地出现在忽必烈的视线里。

有一次,中书省要为寺院买一批灯油,派了一名汉人官员李留判去办理,桑哥知道后非要自己去买,让中书省把油钱交给他。司徒不同意,说买油这种小事情不应该他去做。但桑哥坚持要自己去买,

元朝宰相桑哥

最后甚至为此两人大打出手。桑哥的目的是想用油钱去倒卖灯油牟取利益,最后桑哥终于以低廉的官价购买到了油,并以高价卖出,获利丰厚,既买回了油,

又以所营息钱进献给了朝廷。忽必烈听说了这件事情,对桑哥的理财本领更是刮目相看。于是桑哥便渐渐得到了忽必烈的宠信。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闰二月,元朝设置尚书省,桑哥与铁木儿并为平章政事。桑哥终于当上了宰相。他负责主持财政大事,成为显赫一时的重臣。

从此,天下大权尽归尚书。三月,桑哥提出了使用新钞“至元宝钞”的建议,原来的“中统宝钞”仍然使用。并确定了新钞一贯,相当于旧钞五贯。国库当时亏空数目巨大,仅此一项,就将国库亏欠数目的五分之四转嫁到社会上。致使社会物价飞涨,民用匮乏。

元朝宰相桑哥

桑哥为政期间,任意加重百姓的赋税,致使民不聊生。有的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自尽。有的逃入山林为盗贼,天下一片骚动,江淮一带更加严重。但贪官污吏们都说桑哥的好话,这都是桑哥苦心安排的。

桑哥甚至还让他们为自己树碑立传。忽必烈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只是说:“人民要为他树碑立传那就立吧。”于是翰林院写了碑文,题曰:《王公辅政之碑》。桑哥独揽大权之后,牟利的手段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甚至是只要肯出高价,

即使犯了罪,都可以不被判处徒刑;只要肯向他出钱贿赂,就可以买得爵位。桑哥的逆行倒施,使得天下人都对其恨之入骨。至元十六年(1279年),全国起义多达400余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江南钟明亮起义。农民起义如火如茶,

给元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这些起义迫使元朝统治者对起义动机进行反思,忽必烈受到震动,多次召集宠信大臣不忽木询问症结,不忽木说:“桑哥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紊乱朝政,陷害忠良。于是百姓失业,盗贼蜂起,桑哥不诛灭,遗患无穷。”

元朝宰相桑哥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十二月,南台侍御史程文海上书说:“当今权奸用事,尚书以搜刮人民钱谷为要务,他所委任的下属都是贪污腐败以敲诈人民为能的人。江南之所以盗贼增多,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承受这种盘剥。臣以为应当廓清尚书省的权限,

让尚书省行使它应该行使的职权,罢免那些盘剥百姓的官吏,对人民实行恤民爱民的政策,这是对国家有好处的。”桑哥得知这些奏书大怒,六次上奏要杀程文海。但都没有得到忽必烈的允许。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正月,集贤直学士赵孟頫谓奉御彻里说:“皇上说贾似道(南宋奸臣)荒淫误国,又责备留梦炎(南宋宰相)不向南宋皇上报告贾似道的罪恶。而今,桑哥的罪比贾似道的还胜,如果我等不将他的罪孽告诉皇上,他日我等必然无法逃脱干系。但是我只是一个被疏远的臣子,我说的话皇上一定不肯听。”彻里遂向世祖陈述了桑哥奸贪误国、祸害人民的种种罪孽,言词非常激烈。忽必烈当时不太相信,

因此对彻里大发雷霆,命左右打他的脸.血涌口鼻。不久,世祖又召他询问这件事情,彻里更加强辩,说:“我与桑哥无仇,之所以这样极力控诉桑哥之罪孽,最主要的是为了国家。”众大臣及皇孙也先帖木儿也都说桑哥专权贪货的种种罪孽,于是忽必烈便萌生了杀桑哥的心愿至

元朝宰相桑哥

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月,忽必烈令侍御史杜思敬与桑哥静论。解论多次,桑哥都理屈词穷。世祖于是责令御史台说:“桑哥为恶四年之久,其奸赃之事很多,你们这些台臣,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知道而不弹劾他,你们的责任心都到哪去了?”

公元1291年七月,忽必烈下令杀桑哥,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查抄到的珍宝有宫廷内所藏的一半之多。元世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推倒桑哥,诛杀了部分贪官污吏。但是,元朝的政风没有多少改变。桑哥在执政期间,曾经暗示手下为其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这一块碑也成了桑哥的耻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