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张刚纶和王立心这二位六年级表兄妹同学,或许想不到日后会联袂成为家族企业第三代操盘人。表兄掌大舵,擘划转型蓝图,表妹幕后献策做“军师”,这对昔日在工地爬上钻下一起吃苦的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

嘉新水泥,是台湾老牌水泥厂,2013年6月19日,时年42岁的张刚纶接任董事长,正式完成第三代接棒。这位嘉泥少帅的办公室里,多年来悬挂着他的祖父、台湾“水泥大王”、嘉新水泥创办人张敏钰的照片,传承使命意味深。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表兄妹携手拼转型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嘉新水泥董事长张刚纶(左2)、执行长王立心(右2)

6月22日,嘉泥举行股东会。

嘉泥少帅、董事长张刚纶指出,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今年会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未来现金流比较保守,但会持续对民宿市场进行下一步开发。

今年年初,嘉新企业集团筹备多时饭店新品牌HotelCollective,并于1月6日试营业。让人措手不及的是,一场疫情袭来,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挑战。跨足旅宿业,是嘉泥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面对水泥业大环境的变迁及全球经济情势的瞬息变化,主导嘉泥的第三代接班人张刚纶,正进行转型。张刚纶曾表示,与时俱进才能永续,企业的成功,在于发现蓝海。在他掌舵下,未来嘉泥仍以水泥为本,跨界旅宿后,将变为双营运核心主轴。

嘉新水泥,曾是台湾第三大水泥厂,也是第一家横跨两岸的水泥制造商。不过,如今嘉泥已不再生产水泥,在台湾岛内仅从事与水泥相关的配销业务。水泥是嘉新的立企之本,张刚纶也表示“嘉泥不会退出水泥行业”,不能放,只是转型。

目前,嘉泥持有台泥约5.69%股权,属于策略性持股。另一方面,嘉泥也在推进转型,除跨界旅宿服务业外,另一个主要项目是健康照护体系的项目。张刚纶的表妹、嘉泥执行长王立心也表示,大陆月子市场需求强劲,集团已几乎赴大陆投资月子会所,加速拓展产后护理业务。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

2019年嘉泥各事业体的比重大致如下:水泥占比54%、仓储物流29%、旅宿业3%、房地产14%,也就是多元布局。

现任嘉泥董事长张刚纶,是嘉泥第三代接班人,他生于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目前已育有一子一女。张刚纶是在纽约出生的,嘉泥前任董事长张永平的独子。

2011年11月,张永平因深陷内线交易疑云,为顾及公司形象,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并交棒予弟弟张安平交棒董事长。

张刚纶的祖父、嘉新水泥创办人张敏钰,祖籍宁波镇海的霞浦,2008年6月去世,享年95岁,他是“宁波帮”风云人物。张敏钰生前早早布局传承大事,但长子张东平因1983年嘉新电子(即“兆麒实业”)债务危机,避走美国。传承重担交及次子张永平之手。

2007年6月,嘉泥和台泥两大行业巨头在香港子公司“嘉泥中国”和“台泥国际”决定换股并购,然张永平却因2011年被控“内线交易”,交保后辞职,由三弟张安平接棒。

在台湾企业界,张安平有“救火队长”之称。其家族在考量嘉泥已由制造实体向资产管理商转型,决定让家族第三代张刚纶提前接班。2013年11月19日,嘉泥股东会上,选出张永平之子张刚纶出任董事长,其三叔张安平由董事长改任副董事长,正式完成第三代接班,那年又被称为“新嘉泥元年”。

事实上,张安平这样做,也是为了从“蜡烛两头烧”局面脱身。张安平是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爱婿,深受辜家信赖与倚重,其妻子辜怀如是云朗观光集团董事长,彼时张安平除担任嘉泥董事长外,也是辜家旗下云朗观光集团的执行长。

2017年辜振甫之子、前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意外辞世,妹婿张安平临危授命,再次当起“企业最佳救援投手”,接手台泥董事长至今。

去年台泥获利创新高,面对此次疫情的冲击,张安平表示,慎防“鞭子效应”,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越来越难以预测,他强调2020年台泥集团各企业会更谨慎保守,“以守代攻”。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张刚纶(中)、王立心(左)表兄妹

现为嘉泥执行长的张刚纶表妹王立心,表兄妹两人曾是六年级同学,也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好搭档。

2015年,嘉泥曾进行一次管理层改组,董事长张刚纶辞去兼任的总经理职务,由嘉新资产管理开发总经理祁士钜接手。与之同时,其表妹王立心也由副总经理升任执行副总,后又升任嘉泥执行长。

王立心的丈夫,是知名国际餐饮集团赫士盟三兄弟排行第2的葛世中。也正因这层姻缘关系,嘉泥曾与赫士盟合作开发餐饮大楼。

嘉泥与云朗观光集团合作在罗马投资饭店后,又在日本冲绳购地准备独资兴建饭店。多年来,表兄张刚纶选择旅宿业作为转型一大突破口,表妹王立心像个“军师”,献计献策做支援。据嘉泥估算,今年在日本冲绳已投入试运营的冲绳国际通饭店,一旦获得成功,将大大改变嘉泥的营收结构,并有望在未来成为嘉新企业集团营收的主要来源。

张刚纶、王立心表兄妹二人,学校一毕业,就被家族派往大陆工作。当时,嘉新水泥在江苏镇江筹建集团在大陆投资的第一家水泥厂。当时,张刚纶负责管理工程进度,找矿山。表妹王立心则负责工程协调、保险及财务监督。在工地,两人爬上钻下一起吃苦长达10年,这也是日后两人合作为什么配合会如此默契的原因之一。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乱局接棒,嘉泥第三代盼“浴火重生”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张刚纶、王立心表兄妹在一代创办人张敏钰照片前合影

“遇事不能退缩,越是重担临身,肩膀越是要能挺住!”,这是一代台湾“水泥大王”、嘉新水泥创办人张敏钰说过的话。

嘉泥,这20多年来坎坎坷坷,张刚纶17年前被提前扶上董座宝座,事实上也是乱局中接棒,更艰困的大事是企业“壮士断腕”,如何“浴火重生”。

作为家族第三代成员,张刚纶首次进入嘉泥董事会,被委任执行董事,是2003年,十年后他正式接棒,成为家族企业第三代掌舵人。正如祖父张敏钰说的,重担临身,肩膀越是要能挺住,接班是张刚纶的宿命,也是使命。要掌舵比自己年岁还大的嘉泥,且行业竞争激烈,对于这个嘉泥少帅,真是步步凶险,危机四伏,转型愿望是好的,但也一路上布满荆棘。

1996年,嘉泥在江苏镇江兴建嘉新京阳水泥厂,这是中国水泥业第一家台企,大学刚毕业、时年25岁的张刚纶被他父亲张东平从美国召回,直接派往江苏工厂“蹲点”。

2013年正式接班后,张刚纶除了引领企业转型外,也启动了大刀阔斧的企业内部变革,比如人事架构的变革,比如大胆升职姑表亲的妹妹王立心,作为推进企业转型的最佳援手。另外,也大胆启动职业经理人,祁士钜是嘉泥资深高管,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家族企业架构高管团队,其特征必须与企业治理及战略需求相互吻合,相互匹配,要适应市场及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

对于侄儿一系列动作,三叔张安平也是力挺,他曾表示:“嘉泥未来只有资产活化一路可走。”事实上,从三叔手中接过董事长权杖后,张刚纶已把不动产开发、资产活化作为企业变革及多元化发展的重心,加速进军海外不动产市场。

表兄妹患难与共好默契,嘉泥第三代接班人携手拼转型

嘉新水泥董事长张刚纶

张刚纶,从小在优渥的豪门家族环境成长,又是在国外成长的,不过他却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喜欢太极拳,也特别喜欢武侠小说。

他出生在纽约,高中时又被送到美国读书。其间,他一度不爱念书,自己买重型摩托车飞驰,还出过车祸。后来,家里为了惩戒他,不给他寄钱,他只好到纽约打工,住的是没有空调、几个人挤在一起的破旧公寓,甚至还在纽约中央公园过夜,二次被人抢劫。

不过,放他到逆境之后,也养成了他独立的个性,在纽约他寻得一份水泥设备销售的工作。1996年镇江京阳水泥建厂时,他被家族召回国,事实上成为嘉泥西进大陆的“先锋”。

父亲张永平后来骄傲地说:“我这个儿子是卷起袖子,在中国大陆从建厂开始就下乡打拼,从水泥业最基本的功夫学起。”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鹿港辜家也好,嘉泥张家也好,都已横跨百年,都是富过三代,至今仍是兴盛不衰。嘉泥创始人张敏钰,是与董建华父亲董浩云同一代的“宁波帮”风云人物,传承过程中,“兄弟连”、“父子兵”已是常态,他们都有一个相类似的传承模式,那就是“不分家”模式。另外,还有一个传承传统,那就是长子、长孙继承制。

也许您会问,嘉泥张氏家族二代长房是张东平,张刚纶的父亲张永平是二房,家族第三代掌门人为什么不是张东平这一脉?这里有个特殊缘由,1983年,张东平二度赴美艰苦创业时,其夫人刘黎芬,女儿张士梅、大儿子张士柏和小儿子张士常都已移居美国。

一个家族是否拥有的强大核心凝聚力,能否持续长青,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唤醒家族成员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族企业靠什么成功?要看代际传承的接班人,那接班人看什么呢?相比于能力、治理体系、创新及人脉等诸要素,首先要看使命感强不强。

家族企业传承,先从培养使命感开始,使命感和责任心是保证家族企业历久弥坚的内在因素之一。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