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齐王晏:犯了为人臣的大错,结局早已注定转投势大的萧鸾居功自傲,旧文件引发萧鸾的怀疑和猜忌用术士、常密谈,被误认为疑似谋反有人奏告王晏图谋不轨,王晏终于被杀王晏:拒绝亲属的劝谏,一条路走到黑结语:为人臣而不忠,卖主求荣,必无好下场。

王晏是琅琊王氏后裔,在刘宋时就跟随萧赜(后来的齐武帝)。等萧道成建立南齐之后,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中庶子,辅佐萧赜。萧赜即位后,他历任丹阳尹、吏部尚书等,最后升任右仆射,成为齐武帝的心腹重臣。在齐武帝萧赜临终之际,又受命辅佐新君。但是,如此受齐武帝信任重用的一位重臣,却眼看萧鸾夺权不但无所作为。

等到萧鸾谋划废去郁林王萧昭业(萧赜的太子)之时,王晏又立即转而投靠萧鸾,为萧鸾出谋划策。

等萧昭业被废之后,王晏经常在萧鸾面前兴奋地说:“您经常说我王晏胆怯,今天又认定我如何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很快,萧鸾夺了帝位,是为齐明帝。王晏自以为对萧鸾有大功,经常议论齐武帝在世时的事,一贯是贬损居多。

南齐王晏:犯了为人臣的大错,结局早已注定转投势大的萧鸾居功自傲,旧文件引发萧鸾的怀疑和猜忌用术士、常密谈,被误认为疑似谋反有人奏告王晏图谋不轨,王晏终于被杀王晏:拒绝亲属的劝谏,一条路走到黑结语:为人臣而不忠,卖主求荣,必无好下场。

一开始,萧鸾依然信任他,让他担任尚书令,这是朝臣中的最高位了。王晏开始居功自傲,处事独断专行,广泛地把自己的亲信放到朝廷的重要岗位上。不仅如此,他竟然还经常与齐明帝萧鸾在用人方面发生争执。

齐明帝因为事情初创,头绪繁多,因此不得不依赖、重用王晏,对他多加忍让,但他内心是十分厌恶王晏的。

后来,齐明帝整理齐武帝时的诏书文件等材料,其中有三百多张齐武帝给王晏的手书。这些手书,除了谈论国家事情以外,还发现了王晏曾经劝谏齐武帝不要让萧鸾主管官员诠选之事的奏疏。萧鸾因此越发猜忌、冷淡王晏了。

始安王萧遥光(萧鸾之侄)劝明帝杀掉王晏,齐明帝萧鸾说:“王晏于我有功,况且他没有罪过,怎么能杀他呢。” 萧遥光又说:“王晏对武帝都不能忠心耿耿,怎么能忠于陛下呢?”明帝听了默然无言。

南齐王晏:犯了为人臣的大错,结局早已注定转投势大的萧鸾居功自傲,旧文件引发萧鸾的怀疑和猜忌用术士、常密谈,被误认为疑似谋反有人奏告王晏图谋不轨,王晏终于被杀王晏:拒绝亲属的劝谏,一条路走到黑结语:为人臣而不忠,卖主求荣,必无好下场。

齐明帝派遣心腹陈世范等人去南京街市上打听关于王晏的传言异闻。这一打听还真知道了不少事。

王晏这个人轻率浅薄,做事也不加防范,他想为自己开辟府署,几次传叫术士来查看风水;术士说他会大富大贵。王晏每与宾客谈话时,总是喜欢把手下的人支开,然后与客人在清静中交谈。齐明帝萧鸾知道这些情况之后,怀疑王晏想谋反,此时终于产生了杀掉王晏的念头。

南齐王晏:犯了为人臣的大错,结局早已注定转投势大的萧鸾居功自傲,旧文件引发萧鸾的怀疑和猜忌用术士、常密谈,被误认为疑似谋反有人奏告王晏图谋不轨,王晏终于被杀王晏:拒绝亲属的劝谏,一条路走到黑结语:为人臣而不忠,卖主求荣,必无好下场。

奉朝请(荣誉官职,有参加朝会的资格)鲜于文粲猜到了齐明帝的心思,就奏告了王晏有异图。此时,陈世范向明帝奏报:“王晏密谋借建武四年(公元497年)南郊祭天之机,与武帝过去的主帅在道中起事。”

此时恰好有关部门报告,说有老虎闯入了南郊祭坛,齐明帝愈加惧怕。

到了郊祭前一天,齐明帝敕令不去南郊祭祀了,分别派人先告诉了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接到旨意后没说什么,而王晏则认为明帝不应该不去,并陈述了自己的理由是:“郊祀事关重大,圣上一定要亲自前去。”

这么一来,齐明帝愈加相信陈世范所说的了,也就此下决心杀了王晏。

公元497年正月二十八日,齐明帝召见王晏,随即下令杀了他,王晏的儿子王德元、王德和,王晏的弟弟王诩都被杀。齐明帝对朝野公布说:王晏犯了谋反罪。

王晏身为前君的心腹重臣,却不忠于其事,因此不被新君认可。再加上他居功自傲,行为不加收敛,终于被人扣上谋反罪名而加以诛杀。

南齐王晏:犯了为人臣的大错,结局早已注定转投势大的萧鸾居功自傲,旧文件引发萧鸾的怀疑和猜忌用术士、常密谈,被误认为疑似谋反有人奏告王晏图谋不轨,王晏终于被杀王晏:拒绝亲属的劝谏,一条路走到黑结语:为人臣而不忠,卖主求荣,必无好下场。

不过,琅琊王氏历经东晋以来的各种动荡,难道没有人看出王晏处境的危险吗?有啊,早就有人劝过他。

在郁林王萧昭业即将被废之前,王晏的堂弟御史中丞王思远对王晏说:“兄长你承受武帝的厚恩,现在一旦帮别人(萧鸾)篡位,在那个人来说或许可以暂时利用兄长,但不知兄长这样做了,将来别人何以自立呢?如果在现在能拿起刀子自刎而死,还可以保全门户,不失后世英名。”王晏不予理会,回答说:“我正在喝粥,无暇顾及此事。”等到齐明帝即位之后,王晏依旧身居高位,他得意地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徵说:“隆昌之末,思远劝我自裁,如果听从了他的话语,那里能有今天呢?”王思远在旁边应声道:“如按照小弟所说的那样去做,现在尚未为晚。”

王思远知道明帝外表上对待王晏十分优厚而内心已经开始怀疑他了,就乘机对王晏说:“眼下事情逐渐有异样,兄长觉察与否?人们大多拙于自谋而巧于谋算别人。”王晏听后没有吭声。王思远走了之后,王晏才叹息着说:“世上竟有劝人死的人。”十日之后,王晏就被杀了。

齐明帝听说了王思远劝王晏的话,所以王思远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被升为侍中。

王晏有个表弟叫阮孝绪,他也判断王晏必定会败落,所以王晏每次到他家去,他都避而不见。有一次,他吃酱觉得味道很香,一问才知道是从王晏家得来的,因此立即吐了出来,并且把其余的全部倒掉。等到王晏被杀之后,人们都为阮孝绪担心,他却不以为然,说:“虽然是亲戚,但我又不是他的同党,有什么害怕的呢?”最后他也没受牵连。

南齐王晏:犯了为人臣的大错,结局早已注定转投势大的萧鸾居功自傲,旧文件引发萧鸾的怀疑和猜忌用术士、常密谈,被误认为疑似谋反有人奏告王晏图谋不轨,王晏终于被杀王晏:拒绝亲属的劝谏,一条路走到黑结语:为人臣而不忠,卖主求荣,必无好下场。

普通人还知道受人之托当忠人之事,何况接受君主所托呢?

哪怕明哲保身呢,也比这样当墙头草要好。像谢朏谢瀹兄弟,他俩认为齐武帝萧赜所托的事情不可为,于是拒绝了萧鸾的拉拢,远离权力中心,选择了明哲保身。即使这样,他俩也被司马光批评了一番,认为他们不算忠良。这么一对比的话,那王晏完全可以称得上卖主求荣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