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总有一些情节会说到:古代皇帝还没死,墓地就早已准备好,有些甚至还去亲眼看了,难道自己诅咒自己吗?

其实是因为“怕死”,这个“怕死”是怕自己死后被人掘墓,毕竟自己生前可是风光无限。而且古人都相信死后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这些人上人的皇帝自然想把生前的权力富贵延续到死后,同时也为了防止有人去盗取自己的墓地,他们想尽了千万种方法:放毒、设机关、建造假墓、水银浇筑……
然而,很多皇帝都等不到墓地修好的那天就已经死了。据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来被世界认可的有83个王朝,历代王朝中有据可查的皇帝有661位。这些皇帝虽处不同时代,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短命。
其中,真正能查到生卒时间的皇帝只有200多位,而且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正常死亡的皇帝一共有339位,非正常死亡的322位,且死法非常奇葩:笑死、气死、掉厕所淹死……说出来可能都没人信,但还真就存在。
毕竟乱世,死法奇葩也见怪不怪了。不过,有一个皇帝虽然是正常死亡,但死后竟惨遭臣子“解剖”做成了一道菜——“腊肉”,因此被民间笑称为“腊肉皇帝”。他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也是辽朝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儿子。
把人烘干做成一道“菜,简直不要太吓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是因为当时的中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此时已经一统契丹的耶律德光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下令大举进攻中原,但他低估了当时中原的武力,中原人民没有屈服,各路武装一致抵抗外敌,抗击契丹侵略者,不少辽兵不断被歼灭战败连连,不得不撤退。
在撤退的路上,由于耶律德光和契丹将士一直生活在北方,习惯了北方的严寒,实在无法忍受夏日的酷暑。因此他染上了一种热疾,高烧不退,严重到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的程度。
纵使这样,他还不听医生的劝阻,克制纵欲。依然我行我素,还将医生臭骂了一通:“你们都是不学无术,我得了热病,我怕身体明明身体很好正要女色泄火,怎么能远离女色呢!”终因纵欲无度,走到栾城时,口吐鲜血,一命呜呼,时年46岁。
人虽死了,但事情还没结束。他去世的消息很快被最爱他的述律太后(耶律德光的母亲)知道了,悲痛万分的她根本不相信自己最爱的儿子会突然死去,声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回到大辽国的距离又是如此遥远。
怎么样能把尸体完整地运回去,又能在回到大辽国之前不腐烂呢?这可难倒了陪同去打仗的臣子们。就在臣子们焦虑万分的时刻,一个厨子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意见:你们为什么不把皇帝搞成“羓”呢?“羓”是什么呢? “羓”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腊肉。
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有时杀了一头牛或一只羊,一时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
要是真的采用这个办法,就意味着要把皇帝当牲畜看待。但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大臣们只能同意采用厨师的方法。
厨子解剖过很多羊,但这次是解剖人,先是“咔嚓”一刀,接着“稀里哗啦”地把耶律德光肚子里的东西往外一掏,最后将尸体洒满盐......然后装进密封的盐坛子里,运回了大辽。
回到故土后,太后还专门为耶律德光举行了隆重的招魂仪式,可能是看到 “腊肉儿子”太可怜了,她还迁怒于厨子,把厨子斩首了。而这招保存尸体的方法,最终也没能流传下来,耶律德光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