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春秋时期

兵家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一。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战国时期

名医扁鹊,秦越人(公元前407年-前310年),即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一说为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再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被称为华夏医祖。

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名闻天下。后在咸阳因遭秦太医李醯妒忌而被杀害。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墨子(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390年),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死后,其弟子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建筑工匠鲁班,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

中国流传着不少鲁班对建筑及木工等行业贡献的传说,许多被认为是他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则一直沿用至今,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思想家谷梁赤,旧题《春秋谷梁传》作者。战国时鲁国人。其说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至西汉时才写成《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亦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体裁与《公羊传》相近,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持论比《公羊传》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汉代

汉初高士娄敬,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

汉高祖七年,出使匈奴,认为不可击匈奴,刘邦非但不听,反将他押在广武。刘邦先到平城,主力未至,冒顿单于倾全国之兵,乘刘邦巡视白登之际,将刘邦团团围住。陈平解白登之围后,高祖复归至广武,特赦刘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娄敬建议与匈奴和亲,并徙六国后裔和强宗豪族十余万人至关中。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三国时期

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弟子孙炎,中国三国时期经学家。字叔然,乐安(今山东博兴)人。受业于郑玄,时人称为“东州大儒”。曾著《周易·春秋例》,为《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和《尚书》作过注,所著《尔雅音义》影响较大。

南北朝

史学有崔鸿,崔鸿的家世背景,不但富于史学的传统,而且其高门大姓的出身,更是为其成书提供了优越条件。北魏时期,崔氏为北方第一流的高门大族。崔鸿的伯父崔光是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学家。从30岁起任著作郎,参与修撰北魏国史,到73岁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史职,这或许影响到了崔鸿的史学撰述。崔鸿自身亦富有才学。《魏书》称其“少好读书,博综经史”,以才学闻名于洛阳。他一生,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对平坦,职事之余,被委以史任。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农学家

(生卒年不详),北魏益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被尊为“农圣”。

他认为农业的发展对国家富强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他走遍各地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约在533-544年间,通过分析、整理、总结,著成了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对后世的农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唐朝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出生地有争议,一说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一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

他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长达二十年。他参与制定典章制度,监修国史《高祖实录》《晋书》等。他调整政府机构,善于用人,恪守职责,成为后世良相的典范。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秦琼(571年-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后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宋朝

文学家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苏轼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名篇有《照碧堂记》、《拱翠堂记》、《有竹堂记》等。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女词人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元代

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约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号善夫(“夫”也作“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 (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家。《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元初,屡被征召不出。性善谑,才学宏博。平生与元好问相契,有诗文相酬。元好问曾两次向耶律楚材推荐,但他都“表谢不起,”没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由于子贵,他死后得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谥号文穆。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

张养浩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其作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张养浩幼有才名,长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以为奇。累辟御史台丞相掾,擢监察御史, 疏时政万余言。累官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明朝

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文学家、诗人于慎行(1545~1608)字可远,又字无垢。山东东阿人。 明代政治家,学者、诗人、文学家。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冯琦并称于世。“齐风”主张有其自身的内涵和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慎行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

清朝

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1561~1653)明代文人、官吏,农学家,旁通医学。字荩臣、子进,又字三晋,一字康候,号康宇,自号名农居士。桓台新城(今属山东)人。他编撰的《群芳谱》是我国17世纪初期论述多种作物生产及与生产有关的一些问题的巨著。

经济学家张尔岐(1612~1678)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人,今店子乡张稷若村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年六十六岁。诸生入清,不求闻达。所居败屋不修,养母。集其弟四人讲说三代古文于母前,愉愉如也。妻朱婉婉执妇道,劝尔岐勿出,辽教授乡里以终。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清史稿·儒林》中有传,《辞海》、《辞源》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均有简介条目。甘愿代其承担赋役30余年,临终还嘱咐儿子们为叔父代承赋役。

盘点一下泉城济南的古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