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也出现了不少名将,在武庙七十二位名将之中,隋朝就有四位入选,分别是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四个人的能力都非常出众,但厉害的当属贺若弼!隋朝名臣高颎向隋文帝杨坚说过这么一句话,“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那么,贺若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一、将门虎子
贺若弼不姓贺,而是姓贺若,这是一个鲜卑姓氏。贺若弼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名叫贺若敦,“武烈知名”,在北周担任过金州总管,虽然战功卓著,却一直没有得到封赏,因此口出怨言。北周权臣宇文护得知后,将贺若敦害死。贺若敦临死前,用锥子刺贺若弼的舌头,并警告他记住自己的教训,“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贺若弼继承了父亲的勇武,他在少年时就表现出非常高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文武兼备,“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在北周时期,贺若弼记住了父亲的教训,一直谨言慎行。北周末年,贺若弼跟随韦孝宽南征,“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隋文帝篡位时,贺若弼一度受到猜忌,被免去了职务。
二、灭陈功臣
贺若敦在自杀前,还叮嘱贺若弼一件事,“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隋朝初年,隋文帝也有灭陈的想法,就在此时高颎向隋文帝推荐了贺若弼。于是,隋文帝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事”。对此,贺若弼非常高兴,他终于有机会来实现父亲的愿望,同时来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
贺若弼向隋文帝进献取陈十策,得到了隋文帝的赞许。在灭陈之战前,贺若弼设计扰乱陈朝的江防,使得陈朝完全没有准备。开战后,贺若弼率军一举渡过长江,陈朝居然毫无防备。之后,贺若弼所部势如破竹,以少胜多,击败各路陈朝军队,兵锋直抵建康城外。与此同时,贺若弼所部军纪严明、秋毫不犯。
三、因言得祸
虽然贺若弼的功劳很大,可是他却没能活捉陈叔宝,原来在他与陈朝军队主力作战时,韩擒虎占了一个便宜,首先杀入了建康城。大军班师回朝后,隋文帝对贺若弼说:“克定三吴,公之功也。”隋文帝给与贺若弼很高的待遇,“命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自此贺若弼有些飘飘然,忘记了父亲的临终遗嘱。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因此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里。后来,贺若弼因口出怨言被逮捕下狱,他虽然没有被杀,但此后再也得不到任用了。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对贺若弼更加疏远。大业三年,隋炀帝在北巡时,设立了容纳数千人的大帐,贺若弼认为这奢侈了,“与高颎、宇文弼等私议得失”。这件事被人告发。隋炀帝大怒,将贺若弼处死。
参考资料:1.《隋书》;2.《资治通鉴》